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养在深闺人未识,今夕幸得初会逢 ——调研团走访非遗中心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作者:宋婷婷 李雨佳

养在深闺人未识,今夕幸得初会逢

——调研团走访非遗中心

(通讯员 宋婷婷 李雨佳)晨间时分,清风微雨,天色青灰。伴着夏日的色彩缤纷,一座宁静祥和的县城,一块古老质朴的瑶族宝地在我们眼前徐徐呈现,一砖一瓦,尽说风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于8月22日前往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开展调研参观活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挑花,细心领略这“养在深闺”的别样风景。

(调研团成员在隆回非遗中心合影)

“这是世界水平的手工绣品。”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冯真教授如是说。2006年,花瑶挑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调研团记者了解到,隆回花瑶作为瑶族中的一个分支,因其女子个个着装艳丽如花而被世人誉为“花瑶”。花瑶挑花通常被应用在花瑶女子的日常生活服饰中,花瑶挑花的形成与发展与花瑶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在满足花瑶民族人民的生活与审美需求过程中,经过历代花瑶女子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艺体系。

(陈列在展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刚入展馆,面积虽不大,但里面陈列的至宝色泽艳丽,光彩夺目,一望便觉精美绝伦。不必说纷繁复杂的袖口纹、腰带纹等纹路,也不必说五光十色、搭配恰当的各种花色,单是那对称精细的匠心独运便令人流连忘返。随着挑花技艺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浮出水面,令人感到文化艺术的奇妙——滩头年画、呜哇山歌、木偶戏……这些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不正是我国民间艺术的沧海遗珠吗?城镇静谧,岁月如初,它们是否安然沉睡在光阴的轮转中,等待后人去探寻它们的魅力?

“花瑶挑花主体图案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二是植物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四是日常生活与寓言故事类。”非遗中心基础股股长杨贵竹女士提到。在非遗中心的展厅,调研团成员主要看到了动物类中的“老虎图”。在一幅挑花作品中,除大型主体外,还有较多零碎的小图案,代表其他不同的动物或植物。

(老虎图1)

(老虎图2)

花瑶挑花在隆回花瑶日常生活的服饰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衣服、帽子、腰带等服装都离不开花瑶挑花的装饰。在隆回花瑶的新娘装扮上,花瑶挑花算是被应用到了极致。

(新娘装)

在隆回花瑶服饰中,男子与女子服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花瑶女子所戴帽子像一个大圆盘,可用银铃等做为装饰品,中间镂空,而男子头上常戴简便的包头巾。花瑶女子讲究着素色衣,刺花裙,脚系绑腿带,身缚花腰带,而男子则讲究“从头到脚都着青色,如包头巾、大襟长衫或短衫、腰带、裤子、绑腿、鞋袜等都是青色”。但据说,曾经花瑶男子的服饰也很艳丽。

(花瑶男子装束)

(花瑶的帽子)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隆回县非遗中心提倡制作小型文创产品,对挑花技艺进行推广创新。制作一篇传统大小的花瑶挑花作品,需要花瑶挑花传承人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因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现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隆回县非遗中心建议花瑶挑花传承人制作篇幅较小的花瑶挑花摆件,以便更好地发挥花瑶挑花的经济效益。

(面积较小花瑶挑花作品)

(较大篇幅的花瑶挑花作品)

记者获悉,为更好地传承花瑶挑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花瑶,隆回当地已有专门讲解花瑶挑花知识的教科书。书籍内容生动活泼,可助力花瑶挑花走得更远。

(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书籍内容)

除此之外,在非遗文化展览厅,调研团还看到了隆回当地特色的年画,以及“讨僚皈”这一特殊节日的宣传照片。

(工作人员介绍年画)

(介绍“讨僚皈”)

(“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寓意吉祥)

隆回县非遗中心的建设使得“养在深闺”的花瑶挑花技艺被更多人所关注、了解,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文化机构的有效助力,相信花瑶挑花的发展之路会走得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为深入落实2020年党的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重要论述和“让红船精神走在时代…
廖小飞:不改挑花本色,发掘时代机遇
廖小飞:不改挑花本色,发掘时代机遇走进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独具花瑶民族特色的办公室里,主任廖小飞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衣着简朴的他在堆满资料的办工桌前翻阅着关于花瑶挑花的书籍和文件。…
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 成功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
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成功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为对前期社会实践总结经验与不足,并为之后工作打下基础,8月10日,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
湖北学子三下乡:“烧鸡飘香”的非遗传承之路
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来到了滑县义兴张道口烧鸡有限公司并有幸拜访了道口烧鸡第八代传人——张存有老先生。滑县,位于河南殷墟之都的安阳,坐落在黄河故道河畔之上,有着深厚悠久的…
青春期赋能训练营第五天
早上05:30,小朋友们便起床抵达了早训地点,老师们为了培养小朋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取消了体能训练,让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游戏,锻炼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图为游戏环节)今天的主题是:攀登。老师、…
湖北大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布艺堆绣:纤毫毕露,编织非遗未来
7月19日,来自十堰市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践团队队员,来到武汉红巷艺术城,探访当地布艺堆绣非遗传承人冯晓明老师,开展“一针一线,口传心学”的弘扬中华传统非遗文化活动。图为非遗传承人冯晓明老师的工作…
匠心“云支教”,走“新”更走心
匠心“云支教”,走“新”更走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
“三下乡”感悟:旧貌换新颜
为了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城市文明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因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巢湖学院“城市守护者团队”暑期实践队成员分别在各自的家乡开展活动。其中实践队成员卢雪于8月23日在青阳考察本地的城市文…
共赴传统文化盛宴,享受传统文化繁华
我作为启为创新团队的一员,7月23日,来到了武汉“泥人胡”工作室,了解和学习传统泥塑文化,与泥塑传承人胡作林的交谈后,我才渐渐明白,在这个物质文化纵横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外来文化不断进入的…
争当义工,积极投身社区基层组织志愿服务
争当义工,积极投身社区基层组织志愿服务2020年,武汉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大考,为迎接此次“大考”,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悦秀苑居委会组织其工作人员在所负责的小区展开文明城市入户宣传工作。为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