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生活中发现写作之美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作者:华师物电四进永和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没有精确的数据以及确切的公式,需要学生以感性的思维去体会创作者的心情。语文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需要学会创作、学会自我表达情感。为此,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的队员们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语文写作辅导课程。

7月31日,课程以一个感动的小故事为开端——“猜猜我有多爱你”引出了本次写作课的主题:学会表达爱和感激。这个故事篇幅简短且各个句子形式相似,主讲老师抓住这种特点,介绍了关于排比段的写作方法,并通过贴合小朋友生活的例句,深入阐释排比段的写作技巧。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小故事开头一段的文字,其中包含了许多的比喻句,这也是主讲老师介绍的第二种写作方法。当老师向小朋友们提问:爱像什么?许多同学在聊天区域发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阳光”、“火”等等。主讲老师还通过节选小学课文中《火烧云》中有关于比喻的片段,加深学生对于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当看到这篇课文的片段时,一位仅一年级的小朋友勇敢地打开麦克风,独立地完成了选段的朗诵,老师也给予了他鼓励与表扬。

课程第二部分,主讲老师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照片写作法。老师给出了一组图片,图片上是小朋友们生活中的场景。然后,她用形象的文字向学生们描述了照片所展示出来的情景,并以公式的形式总结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在升华情感与主旨的环节时,老师询问小朋友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爱的那个人?孩子们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句短情长。

结尾时,主讲老师首尾呼应,总结了课程中的重要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也提醒了学生要注意一些写作误区。

生活中隐藏着许多的精彩情景,教师需善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用准确生动的文字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描写出来。

通讯员:邹彤

通讯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

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博识通达 斩关夺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促进青少年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
湖汽学子三下乡: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我传承
为缅怀革命先烈,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对国家的安危有深刻地认识,从小树立…
河南学子返返乡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于7月18日开始开展,由于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因此团队决定运用互联网云组队的形式,以“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让其队员在各自所在地…
湖北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寻留守之音,逐志愿情怀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当今物质日益富足的年代,生活越来越便捷的社会。各地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有一些教师力量匮乏,师资不足的地方还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的为偏远地区的留守…
湖汽学子三下乡:跨越山水,因教结缘
在七月的骄阳中,我们接到了三下乡实践通知;虽然满心的欣喜,却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通知来得有些突然,毕竟疫情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失。我担心不能去实地支教,也害怕联系不到去处,更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
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探访基层党员刘学增
实践队成员们继续探访了基层党员刘学增,他向成员们介绍了大洛沟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过程,随后他回忆起了当年社区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情况,从那时开始,大洛沟社区的生产落后方式就此改变。他又向成员…
所爱翻山海,天涯共同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和综合能素质,是新…
知识荟萃,智慧比拼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这美好的夜晚,四进永和服务队的队员们为社区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知识竞赛。晚上八点,小选手们如约来到线上会议室,比赛活动就在轻缓的音乐中展开。主持姐姐以甜美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记华师物电四进社区文艺汇演
8月2日,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暑期实践活动接近尾声,筹划多日的文艺汇报演出在今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进行,各位家长和小朋友如期而至,与队员们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文艺汇报演出伊始,主持人对队伍…
湖北大学生探究当代青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
对于当代青年对非遗的认知有多少,很多人可能并不所知,接下来就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分队在昙华林为你揭晓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坐落在三镇上的非遗文化宣传圣地——昙华林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