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丙章 谢青玉)为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强国伟业。8月21日——23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荣誉赤卉”赴南阳实践团队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该校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其群和专业教师谢青玉的带领下走进内乡县瓦亭镇袁营村,通过调研访谈、新冠肺炎防控与溺水方面安全知识宣讲、学生功课辅导、慰问留守儿童等形式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瓦亭镇位于内乡县的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过去在内乡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宁去七板夏,不去瓦庙乍”,这正是过去人们对瓦亭镇的认知,事实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当地的经济的落后于县域内其它乡镇,也使该镇成为省定贫困乡镇。袁营村虽然距镇政府所在地只有3公里,但和该镇的其它村组区别不大。生活在这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庞辉告诉大家,在过去一个较长时间里,当地没有现代化工业,再加上交通、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只能望天吃饭,依靠种植玉米、花生等传统的大田作物作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经济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志愿者就“乡村振兴”等的问题同袁营村支部庞书记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21日当天大学生志愿者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袁营村党支部书记庞绍锋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大家了解到自“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以来,该村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党支部书记庞绍锋告诉志愿者们,该村两委近年来通过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60余万元,再加上烟叶税收20余万元,重点投入在涉及民生的水利、道路和生态卫生厕所建设,使袁营村的基础条件大大得到改善。
通过深入农户调研,志愿者们发现袁营村的产业格局较过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比较典型的是农业由传统的玉米等经济作物,改为黑布李、烟叶、花椒等特色农业的种植,村支两委也鼓励年轻人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数据显示,袁营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过去的不足1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近6000元,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我感谢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帮助我们摆脱了贫困,更要感谢我的帮扶责任人——袁营小学的曹喜果老师。”见到志愿者们,贫困户庞守占便迫不及待地表达着他内心的感动,述说起他们一家和帮扶干部的故事。
图为志愿者们在袁营村结束访谈后和村支部庞书记一起合影留念。
访谈的最后庞绍锋书记也向大学生志愿者们道出了基层发展的困境,受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影响,留守老人的生活和儿童的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比较典型的是2020年春季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黑布李等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下滑,农村居民收入严重减少。大学生志愿者们针对庞书记所提到的问题纷纷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建议和策略。最后党总支书记刘其群鼓励大学生们在学业完成后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去,以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投身强国伟业。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近年来受家长外出务工和直接监护人的缺失,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成长中的留守儿童在学习能力、生活质量、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受到严重影响。据了解,袁营小学是当地的一所走读和寄宿混合的完全小学,学校共6个年级261名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多达1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多达67名,一般贫困学生17名。特别是今年的疫情对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志愿者们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深入学校和家中对袁营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心理疏导、功课辅导和爱心慰问等力所能及的活动。
图为志愿者们在为袁营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功课辅导。
袁营村辖区面积广,山路难走,再加上多日阴雨,使得进入留守儿童家中的困难增加了许多,但阻挡不了志愿者们的脚步。志愿者们的用心感动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他们纷纷挽留志愿者们留下来吃饭,可都被大家拒绝了。志愿者们的到来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热烈欢迎,正如留守儿童庞小飞(化名)所说的那样:“感谢哥哥姐姐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请哥哥姐姐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的关怀之情,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长大后做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图为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其群代表学校到贫困儿童家中进行慰问。
短短三天的“三下乡”集中活动结束了,可志愿者们却说,我们的志愿活动才刚刚开始。正如队员胡爽回答谢青玉老师提出为何参加“三下乡”活动时所说的那样:“参加三下乡服务活动,我们在这里教给孩子们知识,分享我们的经历,让他们快乐成长,我们也非常的有成就感,志愿服务之路,不曾后悔也不曾抱怨。”
图为志愿者们为袁营小学进行爱心捐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