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文化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现在,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被弱化、削弱。它的厚重和精巧,已经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逐渐“消失”了。
胡作林是武汉市泥塑艺术的非遗传承人。被列为“江城八怪之一。受父辈的影响爱上泥塑艺术。他们用民间泥塑的传统创作了很多表现劳动力生产,现实生活的泥塑作品,不仅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时代印记,更是湖北泥塑史上的一段重要记忆。
传说最早的泥塑是“女娲造人“开始
胡作林说,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在粘土里掺入少许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阴干后,再施彩绘,于是就做成一个完整形象的人物造型。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上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唯独缺少了人类,于是女娲从池边抓起了一团黄泥,捏成娃娃状,这些泥人就变成了人类,这也是最早的泥塑。
从小学习泥塑制作技艺
在武汉市江岸区的解放公园内,胡老师的工作室便坐落与此。工作室内时不时传来雕刻泥塑的沙沙声。一座即将完成的泥塑正摆放在屋外,胡老师正在和他的徒弟们讲述着最后的几步工艺。一座完美的泥塑正一点一滴的被雕琢出来。
胡作林生于黄陂泥塑之乡,,他父亲是在庙里修复菩萨的,受父亲影响,从小耳濡目染间对捏泥巴十分的喜爱。高中时常用泥巴捏同学人像,老师发现他玩泥巴有天分,便推荐到黄陂文化馆学习。至此他开始了与”泥巴“的一生。高中毕业后胡作林就应征入伍了。当兵时探亲假有一个月,他全泡在湖北美院雕塑系,跟着老师请教学习。在部队里也常练习泥塑创作,被战友们称为“泥巴参谋”。1991年转业到解放公园工作。2000年时办理停薪留职专心致志开始做泥塑。在解放公园的中华名塔园内,他开了自己的泥人胡雕塑工作室,终于可以专注地做泥塑了。
图为胡作林老师和他的徒弟一边制作泥像一边接受我们队员的采访。启为创新团队-樊汉奇 摄
一份好的泥巴是做泥塑的关键
“好的泥塑手艺人都懂得泥巴的性能,湿度直接影响粘性,一份好的泥巴能为后面的雕塑建立起坚实的基础。” 由于疫情缘故,上半年的工作量并不大,胡作林也在这段时间内寻找新的泥塑材料来进行创新,来进行更好的创作。
“目前的话我是使用粘泥来进行雕塑。软陶材料偏软,适合制作小型雕塑,但是大型雕塑还是得用粘泥来制作,这些都是最近的新型材料,目前我也会运用到我的泥塑中。”因为软陶材料本身的可塑性及弹性高、硬度低,很适合做小型泥塑。
立体打印对泥塑价值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等一系列立体打印科技日益发达,并逐渐应用于大众之中。泥塑的价值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技术没出之前,肯定还是只能用手来捏造,它目前是可以做泥塑的工作,但是是不会替代的,因为毕竟是机器,人是可以把形象做到夸张,而电脑做出的雕塑是不会有像泥塑拥有灵气的,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差异所在。” 泥塑的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孤本,凝结了创作人的情感在其中,跟书法很像,手书写的跟电子打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年轻人很急躁,很难沉下心来“。说起泥塑文化的传承,胡作林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以前有不少的人年轻来学的,但是很多就中途而废,有的学成以后,又觉得工作艰辛赚不到钱而转行,目前我只有两个传承人,有人来接班才是现在最迫切的工作。目前的年轻人还是太急躁了,不能沉下心思来学习,可能也是想追求名与利了吧。“胡作林从7、8岁玩泥巴开始,和泥巴打了50多年的交道,不论入伍当兵、转业工作,他都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做泥塑。正是多年的勤奋和努力,胡作林成为技艺超群,远近闻名的泥塑大师。
图为队员正在协助胡作林老师进行泥塑原料的准备。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泥塑艺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便是保护传承。没有传承的非遗文化,就好像水面的浮萍一样,没有根,随波逐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靡不有初,鲜可有终”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保护和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传承非遗。保护非遗就是和时间赛跑,不要在非遗文化彻底消失后,我们才追悔莫及。
队员们与胡作林老师的合影。启为创新团队-樊汉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