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怀文化,学习泥塑手艺:以泥为魂,塑别样艺术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石嘉欢

传统手工艺艺术品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而且它身上所显示的情怀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缩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湖北武汉分队队员,为了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决定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7月18日,分队队员来到武汉昙华林向“泥人胡”胡作林老师学习泥塑技艺。

胡作林,武汉市泥塑研究会会长、泥塑艺术武汉市非遗传承人,他有着“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武汉泥人胡”的美誉。

图为启为创新队员与胡作林老师在工作室前的合照 。启为创新团队- 石嘉欢 提供

来到“泥人胡”工作室,看到正在忙碌着自己作品的胡作林老师,上前打扰道:“胡老师,您有时间为我们“泥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宣传并且教授我们一些泥塑知识吗?”胡作林老师表达很愿意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幼年时期玩泥巴开始,和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不论入伍当兵、转业工作,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做泥塑。作为民间草根手艺人,泥塑是雕塑中最接地气的艺术。”看得出胡老身为泥塑传承人的自豪与骄傲,这就是“文化自信”吧!

队员们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泥塑作品入了神,一个捏出情趣的人,捏出生活的人,能够将人物的脸部神态韵味把握如此透彻,面部肌肉与皱纹完全得到了真实呈现。胡作林老先生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泥塑作品,常常以局部展示泥塑整体。脸部细节塑造最为关键,细节往往决定一幅作品的精气神”。

图为“泥人胡”工作室泥塑 。启为创新团队- 石嘉欢 提供

听了胡作林老师对泥塑作品的独到见解并且他用他一生的泥塑经验来为队员们讲述泥塑里的“奥义”,看到他脸上的骄傲与自豪,更加剧了队员们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上手一试呢!

图为胡作林老师教授启为创新队员“和泥”。启为创新团队- 石嘉欢 提供

胡作林老师教授的第一步,便是“和泥”。“我和泥巴打了50多年的交道,知道怎样巧妙地运用好泥巴,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泥巴的性能,湿度直接影响黏性”,老师为队员讲授道。于是队员们紧跟老师教授步骤,一点儿也不敢马虎,黄土用水泡透,捶打,用湿抹布盖上就像醒面一样放一晚,第二天再和。泥塑创作的第一步时扎骨架,用铁丝,木头,钢筋等材料固定好大致结构,然后将和好的泥巴堆放其上,根据自己的创意,用手捏出大致轮廓,再用泥塑刀来处理细节。

图为第二天队员们和胡作林老师一起将泥巴堆放在框架上,塑造轮廓 。启为创新团队-石嘉欢 提供

在与胡作林老师交流学习泥塑过程中了解到,除了泥塑,还有由石膏、水泥、铜塑、玻璃钢、青铜、汉白玉等不同材质的创作出来的手工艺作品。

图为胡作林老师为队员讲授怎样塑泥 。启为创新团队- 石嘉欢 提供

正如他所说的“艺无止境”,当然他也做到了,对自己雕塑技艺不断打磨,也在接触软陶等新材料,他愿意不断更新自己对泥塑的知识构架,能将“泥塑”这种我国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传承下去,是他的毕生目标。尽管不断有新材料涌出,但他最爱的还是泥塑,因为泥塑是整个雕塑之本,是其他材质的创作基础,这个至为关键。由此,一个队员感到疑惑:“现在各种立体打印等科技日渐发达,您不怕有一天人们不再记得有这样的传统工艺了吗?”他很自信且笃定:“科技越普遍,我这个越值钱”。

按照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以面授和文字,随着现代化网络平台的开放,如果仍只采用传统传承方式,很难为现代青年人所接受并且传承“泥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在传承中必须要随着时代更改传承方式。当然,胡作林老师也表示,不论拥有多么悠久历史和深藏丰富的历史底蕴,好的非遗作品都需要大力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项非遗。很多非遗传承人使用互联网来宣传自己的非遗技艺,他现在也在学习往多方式多渠道去展示宣传“泥塑”作品,所以他也会有自己的抖音账号,不过有时有些忙,用得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2022年1月2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宣讲队,积极开展系列宣讲活动。1月2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研支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 高萁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精神,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于2022年1月27日下午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活动精神宣讲,高萁作为……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宣讲会于1月24日在线上召开,本次宣讲会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 李芸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6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 代李蓉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为加强中小学生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7日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清源担任本次宣讲的主讲…… 叶清源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法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加深广大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在普法教育中彰显山大力量,1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琪悦以线上的形式,向吉林省磐石……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实践调研活动顺利完成

8月25日,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顺利完成采访调研活动。从线上开会讨论、明确分工任务,到成员积极寻找优秀抗疫工作者,进行线上、线下采访,再到编汇采访素材,形成…… 聽说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小小成就东梓关,乡村振兴路漫漫
中国最美回迁房的走红,吸引了大波游客,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也由此发生了巨大转折。为探寻东梓关经济崛起的原因,7月28号,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聚集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来…
东平县旧村改造进行中
为促进农村文化卫生建设,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继续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山东理工大学赴泰安市东平县“乡约锦秋”实践团队成…
稻屯洼湿地的蜕变
8月28日,乡约锦秋社会实践团来到泰安东平县。稻屯洼是东平县城区和周边乡镇生活及工业污水的受纳水体,曾是盛产鱼、米,风景如画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受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周围百姓苦不堪言。为服…
合工大资环助砂坝云支教感悟:创新见成长,实践出真知
八月中下旬,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新区党支部助力阳春社圆满完成“那山那水,一路相伴”主题暑期线上云支教活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参加基层扶贫工作,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具体问题具…
观看影片《十八洞村》,交流感悟心得
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为更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更好的助力接下来开展的一系列调研活动,7月3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聚焦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组织成员线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果品经纪人服务队实地调查
在访谈方面,果品经纪人服务队深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立足于江西寻乌县果业脱贫这一实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果农以及寻乌县干部进行了针对性访谈,了解到寻乌县形成了较为完善…
走访圈子村的消失断桥
圈子村是山东胶州市洼里街道辖村。道光乙巳《胶州志》即有标注。因坐落于两河交汇口外,东南西三面为堤坝围圈,故名圈子。8月29日相约锦秋实践团来到圈子,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深…
浙江大学生观《十八洞村》:感悟乡村振兴利处
为让调研团队员更能有实感的了解乡村振兴的好处,7月28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聚焦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组织队员自行观看《十八洞村》。影片开头是以公鸡打鸣开头,这就开始把我们带入…
星辰青春,助力寻乌
当黄叶与晨露相依,冷月共霞光一色,盛夏之日,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果品经纪人服务队现身于江西省寻乌县菖蒲乡,通过菖蒲乡8个村的果农微信群联系扶贫干部及贫困果农,开展调研,了解当地发展果品文创…
实践美丽村落 探索发展建设
说到《富春山居图》,美丽富饶的景象引人无限遐想,这是元代的大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谈到作品必然离不开其伟大的创作者,谈到一位优秀人物必然离不开其所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