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问卷调查知民意:挑花形势向好,“非遗”传承可期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作者:王小明 宋婷婷 李

问卷调查知民意:挑花形势向好,“非遗”传承可期

(通讯员:王小明 宋婷婷 李雨佳 图片:宋婷婷)8月26日下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成员走进花瑶聚落草原村投放线下调查问卷。

(调研团成员正在讲解问卷题目)

本次问卷投放对象为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居民及游客,共计发放问卷93份。问卷主要针对这两个群体发放,在挑花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对挑花发展现状的主观感受与期待等方面进行问题设置,从而方便将上述调查结果结合填写者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此外团队还在问卷上设置了开放性题目,以便向填写者征集个性化回答,获得更多建设性意见。此次问卷调查旨在通过了解“非遗”挑花技艺在当地的发展状况,更好地发掘与分析挑花在旅游业中的艺术价值与经济地位,以及其对花瑶民族生活的文化涵义。

(随机选取的调查对象在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中,许多村民与游客愿意分享自己与挑花的故事,以及表达对挑花的看法。

一位身穿墨兰色碎花裙,正在挑花的沈女士答应帮我们填一份调查问卷。在填问卷的间隙,我们了解到她是汉族同胞,原是隔壁白水洞村的居民,现嫁给了一个瑶族小伙,在小沙江镇上班,有着自己稳定的工作。

看着她熟练的针法、挑出的精美图案,很难相信她才学习挑花一年多时间。 “当初学挑花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用,娶瑶族姑娘就必须要六套瑶族服饰做聘礼,瑶族服装费时费力,于是就早点儿做准备”,沈女士说自己平时主要是跟婆婆以及会挑花的邻居学习挑花。刚开始学习挑花时觉得在空白布上面挑花十分困难且枯燥,但是在与挑花密切接触一段时间、掌握基本要领后,就觉得挑花还挺有意思的,挑制出精美图案时还会非常有成就感。她指着自己手上正在挑的筒裙跟我们说:“这个筒裙做了将近五个多月,很快就能完工了。”

从沈女士这里,我们真正了解到,挑花是瑶族同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挑花作为花瑶代表性的文化,将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花瑶挑花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花瑶的这一特色文化。

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问卷得知,当地居民普遍对花瑶挑花了解普遍较深并且将其当做一种文化代表,游客对于挑花也有一定了解。相较于当地居民,游客仅仅通过周围人辐射式的传播,了解到的挑花相关信息较少。与挑花相关的工艺品在旅游业中更是备受欢迎,部分游客会挑选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家。有关促进花瑶挑花发展和传承的建议,也有诸如“改良工艺,批量生产”、“将花瑶作品有效对接市场”、“建立花瑶挑花传承人制度”等多个具有建设性的个性化回答。此外,所有问卷填写者均对挑花的保护与传承持乐观与支持态度,并十分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形势。

(调研团成员合照)

此次问卷调查为调研团进一步宣传与保护花瑶挑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为后续的调研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也让调研团从百姓民生视角对挑花的传播程度、在旅游业中的经济价值以及对花瑶族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4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云端共进步,携手伴你行
一年一度的暑调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三下乡活动,因为疫情我们改为了云端筑梦支教活动,我有幸成为了宣传员。古人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支教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
特稿:不忘初心,筑梦中原-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之行
特稿:不忘初心,筑梦中原-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之行日暖风熏,阳光正好。为了重温历史,加强爱国信仰教育,2020年8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不忘初心,筑梦中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
云端筑梦,携手同行
一年一度的暑调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三下乡活动,因为疫情我们改为了云端筑梦支教活动,我有幸成为了宣传员。古人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支教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以庆阳香包为例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兰州大学赴定西、庆阳市“非遗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庆阳香包篇甘肃庆阳,香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刺绣珍品,它以巧夺天工的精细手法、沁人心脾的天然香料…
三下乡的支教日常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上午十点,结束上午第一节课后。向日葵实践组的刘盛老师便开始对刘邦盛同学的一对一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刘邦盛同学积极提问,勇于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刘盛老师细心辅导,倾囊相授。授人以…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以定西剪纸为例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兰州大学赴定西、庆阳市“非遗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定西剪纸篇剪纸艺人们按一定的尺寸剪出样纸,再将白纸浮在一块平整的湿木板上,白纸上附上样纸,然后将木板倒置用以…
不改挑花本色,发现时代机遇
不改挑花本色,发现时代机遇(通讯员孙晨晰禹立婷摄影宋婷婷)8月23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成员采访了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廖小飞。廖主任先向成员…
关于三下乡活动有感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对三下乡的向往。记得大一上学期因为个人原因错过寒调的我,这一次暗下决心绝定不能再错过暑调。于是在得知暑调活动招新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准备着参加暑调的各项准备。经过严格筛选,…
肆意挥洒,青春汗水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对三下乡的向往。记得大一上学期因为个人原因错过寒调的我,这一次暗下决心绝定不能再错过暑调。于是在得知暑调活动招新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准备着参加暑调的各项准备。经过严格筛选,…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四)——深化环境改造,促进生态发展
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四)——深化环境改造,促进生态发展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