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
兰州大学赴定西、庆阳市“非遗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
庆阳香包篇
甘肃庆阳,香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刺绣珍品,它以巧夺天工的精细手法、沁人心脾的天然香料和惊奇巧妙的艺术构思夺得世人的眼光。香包的造型丰富,图案精美,表达着世代庆阳人民对图腾崇拜、趋吉避邪、祈求福寿、子孙繁衍、爱情幸福的憧憬与向往,一针一线中,蕴含着手工艺人的淳朴与认真。
“盛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在国内外广受赞誉。
2002年5月,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庆阳市举办,吸引了十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专家来参加。这次节会,让香包等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站在了世人面前。2003年,庆阳香包走出国门,在中法友好活动中精彩亮相。
此后,庆阳香包开始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人的视线中,从个人的简单装饰品逐渐地走向市场,从个体的缝制逐渐走向规模化的商业生产,香包的“红火”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当地的脱贫致富。在兰州大学就读的庆阳人贺好告诉记者:“香包,是我们庆阳的一张名片。”
时至今日,庆阳已先后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香包刺绣之乡”等十多项命名。据媒体报道,全市现有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25名,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477名、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459名。
到今天,庆阳从事香包相关生产的企业已有130多家,远销全国各大城市以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香包制作生产从业人员达4.2万人,增加产值4.5亿元。
手艺人:巧手带脱贫
这其中,少不了像刘兰芳这样的手艺人的身影。
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刘兰芳说,她最初只是计划和丈夫在老家建立一座香包民俗馆,希望藉此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庆阳香包的民俗和背后的故事,但后来发现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她便拿出了收藏多年的藏品,开辟了“基地+农户”的扶贫新模式,积极带动当地困难民众,鼓励村民依靠自主劳动脱贫致富。
“陇上非遗”官方曾提到,刘兰芳的公司成立至今,带动农户8000多户,为20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年产值600多万元,2019年在精准扶贫村培训“陇原巧手”2183人(其中贫困妇女1600多人),帮扶精准扶贫户40多户,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
2019年,她的公司被省文旅厅、省扶贫办认定为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庆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刘兰芳还号召村民培育了80多个品种的菊花,准备国庆期间举办菊花节,希望通过更多的方式吸引游客。未来,夫妻二人还计划开办特色农家乐、原生态休闲农业、民俗礼仪体验区等来帮助村民就业。
建起来的扶贫车间
董锦亮目前在担任庆阳一乡镇的脱贫攻坚挂职副镇长,主要负责当地的扶贫事宜。通过建立扶贫车间,招募工人,庆阳市探索出了“非遗+扶贫”的新模式。
“我们的车间一般是10到30人,都是厂子附近的农户,很多是女性,是我们这儿的妇联主动支持香包车间的发展。”车间有20岁的年轻人,也有将近70岁的老人,它尽可能容纳、吸收着当地的劳动力。“我们通过教给她们手工刺绣缝合和操作机器的方法,让她们学习着制作香包,对于女性而言,这样的扶贫模式不仅给她们家庭带来了增收,还能让她们经济独立,家庭地位提高。”
除了扶贫车间,庆阳香包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努力。
董锦亮印象中,政府帮扶香包的发展是从2002年开始的。
“庆阳市每年都会组织庆阳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来宣传推广箱包产品,并且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在政府的带动和促进下,庆阳的香包文化产业渐渐兴盛起来。现在,庆阳市还专门联合杭州美院做香包新产品研发,并为香包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宣传销售也很多。”董锦亮告诉记者。
手艺人、带头人、政府,再加上一颗灵巧上进的心,在庆阳香包这个招牌下,庆阳人民正一步步走向致富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4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