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知非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姚若男

导语:传承非遗文化小组由组长姚若男,组员唐姗姗、陶云霞、唐会敏组成。八月份,本团队为了深入了解家乡非遗文化,前往马鞍山非遗馆、文房四宝小镇等地开展实践。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使非遗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同时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小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保护非遗文化的活动以及知识宣讲。

一、 线上活动

8月15日,实践小组各个成员在“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小组”QQ群里积极踊跃发言,讨论各自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看法,并安排之后的实践内容。

二、 线下实践

8月16日,组员陶云霞前往马鞍山非遗馆开展实践,进行参观学习。马鞍山非遗馆,是一座为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本土非遗特色项目而建设的一个集展示、传习、展演非遗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马鞍山非遗馆分为序厅和文韵悠长、艺海遗珠、民艺瑰宝、民俗歌舞、曲剧流芳5个单元,通过实物陈列和多媒体展示等不同形式,充分利用虚拟馆员、虚拟翻书、3D打印、录播舞台、漫画非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马鞍山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非遗项目全景式展现出来,揭开了传统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神秘面纱,使之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身边人、身边事。

一进入非遗馆,“身临其境”体验伍子胥过韶关、七仙女与董永、慈姥山的传说引人注目,不禁让人感受到马鞍山文化底蕴之深厚。走进“马鞍山技艺”,有食品、博望打铁工艺,太平府铜壶三大板块,阅读完文字介绍,再欣赏柜台里的作品,不禁让人肃然起敬。马鞍山地区的传统技艺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既有传承久远的博望打铁工艺、太平府铜壶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也有发源于群众生活的采石矶茶干、乌江霸王酥、含山封扁鱼、运酒、薛津混沌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成为马鞍山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和享誉省内外的文化地标产品。再走进“马鞍山记忆”,近距离观察那个年代的纸币、电影票以及电视机等。如今,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参观了非遗馆的市民无不感慨。

8月17日,组员唐姗姗参观考察中国文房四宝小镇。小镇隐于烟雨江南之地,诗文诵传之处。小镇采用徽派建筑特征,构思精巧,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融石雕、砖雕为一体。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中国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实践感悟

文化遗产来自民众,也只有置身于民众之中才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难题,为了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非遗技能传承非常重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有机会赏非遗、识民俗、学习中华文明中的精髓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与灵魂、独特的精神标识、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去”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走进马鞍山非遗馆、文房四宝小镇,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本土非遗特色项目。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通过本次实践对当地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通过小规模、互动式宣讲以及撰写文章投稿网站等网络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明白传播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一定意义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心潮澎湃!闽南科技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热议两会精神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议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挺膺担当 志愿同行 |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来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
2020年7月22日,由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由于疫情原因,这次采用云组队,线上讨论线下工作相结合,各队员们在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暑期实践。同学们在自己的家乡利用自己的才能…
疫情期间的三下乡,不一样的体会
今年七月,我国疫情控制状况良好。为了跟进实时,响应国家号召。我们组成了复工复产调研团,对各地复工复产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此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群众对于疫情的重视和政府部门对于疫情防控的…
滁院学子赴宿松县调研防洪汛情暑期实践活动
滁院学子赴宿松县调研防洪汛情暑期实践活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是八百里皖江起点,在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受连续强降雨和中上游来水影响,7月11日10时,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的长江汇口水位…
华中农大学生赴四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收官
习总书记曾于2019年9月8日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之下,全国各地图书馆也纷纷跟紧时代…
盛情夏日,感谢与你相遇
中国青年网安阳8月13日电(通讯员宋晓霞)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围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今年青年大学生独自行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盛情夏日,感谢与你们相遇
中国青年网安阳8月13日电(通讯员宋晓霞)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围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今年青年大学生独自行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武汉大学云支教:第一阶段小结
2020年7月18日,“载阳同舟”——武汉大学云支教实践队针对武汉市燕岭小学开展线上支援教育活动。7月26日,项目完成第一阶段内容,各小组课程内容进行顺利,活动持续平稳推进。(图片1:实践队先行活动成果展示…
弘慧乡村训练营线下培训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李霞向丽僮)弘慧乡村训练营全体营员于8月4日下午在长沙绿世界生态农庄举行团队挑战赛。各营地核心志愿者担任关卡守关者。活动伊始,全体营员在6号会议厅集合,举行开赛仪式。挑战赛共设6个关卡,分…
暑期社会实践 :青春“丽”行 ,美丽浙江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青春“丽”行,美丽浙江实践作者:吕雅赟薛倩城市绿道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作。为了提升绿道环境,保护绿地资源,7月19日,“中国青瓷学院大港头绿道调研提升团队”对丽水市莲都区大港…
2020年吉首大学商学院“灯塔”志愿服务团“三下乡”出征仪式正式启动
大学生网报湖南9月1日电(通讯员罗慧仪李丽霞王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