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位居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面上,由上大陈、下大陈、竹屿、洋岐等29个岛礁组成,面积14.6平方公里。从空中俯瞰,大陈岛犹如一只美丽的凤凰,而其发展历史也似一只凤凰——浴火重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是我们青年一代既熟悉又陌生的垦荒精神。带着探索的心态,2020“我的返家乡故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国际银行成城锻精实践队决定亲自去这座岛屿上寻找垦荒精神,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问和相关展厅的浏览,进一步地了解和认知这一精神。
在将近2.5小时的海上行程之后,实践队成员们踏上了这片曾经一片荒芜的土地,开始了一天的探索之旅。实践队首先抵达的是大陈岛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1956年1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赠给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一面旗帜。由此,实践队员们了解了蕴含在这一面旗帜背后的动人故事。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素有“大陈岛门栓”之称的一江山岛。盘踞在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在2月12日仓皇撤至台湾,带走了岛上所有居民,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而此时的共和国正处在经济建设与恢复之中。同年11月,时任青年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在浙江视察时,发出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号召一经发出,温州和台州两地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1956年1月,报名的800多名团员中,227名被挑选出作为第一批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他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来到大陈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之路。这群年轻人曾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旗帜下,庄严宣誓,“要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还见到了一些当时的垦荒用具和相关图片,进一步体会到了所谓垦荒精神,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激昂和奋进,更是行动上的付出与刻苦。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十分艰苦的环境,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制定了“三步走”的垦荒计划。第一步是开垦山地,发展农业;第二步是利用岛上茂盛的青草发展畜牧业;第三步则是向大海进军,发展海水养殖和捕捞业。但是,在实施第一步垦荒计划时,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人便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不会劳动、不会拿锄头。尽管困难不少,但上岛第一年,他们就收获10万多斤番薯、4万多斤马铃薯、5万多斤蔬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畜牧业也不断发展,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对于参加捕捞队的垦荒队员,首先解决的就是晕船问题。这些从未与大海打过交道的年轻人,慢慢适应了海上的生活,学会了捕捞技术,成为了合格的渔民。为了发展渔业生产,发展机帆船,他们捐出了所有省下来的钱。虽然数字不是很可观,但体现出垦荒队员的一种精神思想境界。1958年3月,正式黄鱼汛来到,垦荒队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对机帆船,除了发展捕捞业,垦荒对还尝试养殖海带。当时,国内海带养殖,仅限于北方部分沿海地区,南方普遍被认为不适宜养殖海带。但垦荒队员们就不认这个理,队长王宗楣带领四位队员,在大连学习了半年的海带养殖技术后,便开始在大陈岛进行海带养殖。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海带南移”获得成功,三步走完成。
在了解了这些老一辈的垦荒精神后,实践队成员们还在一家名为“廿九海狸”的音乐餐厅认识到了垦荒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据这家餐厅的创始人,80后椒江青年钟威说,这家餐厅的名字别有深意。“廿九”的方言与念酒、念旧谐音,椒江至大陈29海里,而大陈列岛又有29个岛礁;海里谐音“海狸”,同时海狸又指喜欢夜间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他曾当过5年边防兵,部队回来后,在政府部门上班,后来辞职开了一家酒吧。2016年春节一过,他就隔三差五地上大陈岛,以普通游客的身份,从天气、地形设施、游客类型等方面着手,在大陈岛整整考察了一年的时间,才决定来大陈岛投资创业。然而创业之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念,才有了这家餐厅的存在——“我这家音乐餐吧是从2017年9月开始动工装修的,因为岛上运输困难、运费高昂,导致进度缓慢,当中小困难一直不断。但是既然下定决心要来岛上创业,只能孤注一掷、奋力拼搏。”同时,钟威在美食上也加以创新:海鲜鸡是大陈岛的标签美食,为了让海鲜鸡更具海味,他独创了鲍鱼海鲜鸡;将酸菜鱼升级到2.0版,推出了酸菜野生海鲈鱼;将大陈黄鱼融入国际味道,推出了顶汤黄鱼,如披萨一般边吃黄鱼边拔丝。
站在垦荒纪念碑跟前,我们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另一段动人的历史。到1960年7月,历时4年零6个月的大陈岛垦荒任务宣告顺利完成。此时的垦荒队员们当中,有118人继续留在岛内,在岛上办起了发电厂、造船厂、百货商店,和驻岛部队一起军民共建大陈岛。1983年5月29日,31位老垦荒队员联名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写信,汇报大陈岛建设取得的新成绩。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已经做到了当年的誓言,把美丽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大陈岛!”,他们还表示,要教育下一代继承他们的事业。胡耀邦在收到来信后做出重要批示“宣传一下这类不畏艰苦的创业事迹”,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年奋发图强。1985年12月9日,胡耀邦还专程来到岛上,看望老垦荒队员,了解大陈岛最新建设情况。
而进入21世纪之后,垦荒精神从没有消失,反而不断激励着当代青年不断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大陈岛,详细了解大陈岛的开发建设,并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代表。在与垦荒队员的亲切交谈中,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们不能忘记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希望,不能忘记老垦荒队员所作出的贡献,要立足科学发展,发扬垦荒精神,建设一个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
在一天的实地探索中,实践队成员们看到了在不断成长的大陈岛屿,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不老”的垦荒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2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