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7月3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成立了“计算机学院赴湖北省八县历史文化古迹调研服务队”,队员们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分别在湖北省8个地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文化古迹调研活动。家住黄州的盛赛就重点调研了当地“东坡赤壁”等历史文物古迹,详细调查了当地百姓对各自家乡古迹的了解程度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彻底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也让我自己切身感受到了这种精神。也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了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也在事件中真正的增加了文化自信。
从我的住所的地方到黄州东坡赤壁,虽有近几个小时的车程,但这次能全面了解东坡赤壁的机会实属不可错过。在时间的同时感受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精神洗礼,怎么可能错过。一路走来。路上风景正好,闻着花香泥香,心情放松且舒畅。
缓步走进东坡赤壁,不由得安静下来,感受黄州到处氤氲着苏轼的余韵;空气中流动着苏轼的的气息,碑阁里雕刻着苏轼的才情,酹江亭见证着苏子的豁达,赤壁山折射着苏轼的光芒,苏轼把黄州小城搅热了起来,苏轼又把去黄州游玩的客人冷却了。在这里,没有游人在为苏轼鸣不平,每个人都在精心屏气的聆听苏轼,感悟苏轼,并且尝试去解读苏轼。
赤壁公园的池东空地上耸立着一尊苏轼的全身立像,面对大奖长天,背手携卷,衣髯飘逸,凝神沉思。我在苏子的立像面前默默伫立,面对这位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文化浪儿,内心涌起无限的敬意。注目良久,我试图与之对话,他却默然不语。是在追忆那段灰飞烟灭的历史?还是在感叹今日黄州的变迁?我无法得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对于苏子来说,对于黄州城的苏子来说,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黄州赤壁没已经成为了一座东坡精神的丰碑,而整个赤壁山正是他的底座。苏子的精神和人格如眼前着滔滔江水在时间的长河里奔腾不息。和司马迁相同的是,苏子也遭受莫大的贬谪和排斥。两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无意间抛弃了他们曾经的对手和他们所在的朝代,都凭借着手中的笔占据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繁华过后终成梦,难免寂寞忧伤。历史的无情残酷,换来了中国古代文学最为辉煌的一页,留给民族最为平和豁达的宽容胸怀。这多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安慰,这种安慰,是关乎人文精神的关怀,它理应成为我们名族精神品格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已与千年前大不相同,因为长江水域的改道而非秋水长天、惊涛拍岸,想象中的赤壁丹崖也非百丈千仞,似乎失了神色。但是透过时空变迁,依然能够感受到苏东坡深远的情怀。气势自在心中,雄阔生于眼前。
黄州赤壁本是一处纯粹的自然景观,由于东坡先生曾经居留此地,使文赤壁产生了独到的深厚文化底蕴。它由一处纯粹的自然古典园林景观成为一处著名的文学景观,排在国家名胜之列。这是文学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熏染,对于自然景观的魅力和附加值的提升。
虽然黄州赤壁与“三国周郎赤壁”没有关系,但是由于杜牧的借地发挥感慨,以及苏轼的将错就错,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周郎赤壁”来写,而他们的作品具有极高文学价值,更加提升了黄州赤壁的知名度。
无论怎样,虽然黄州赤壁非周郎赤壁,但由于杜牧、苏轼当年在此的逗留和留下千古绝唱传世,黄州赤壁是不可多得的有高度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次对黄州东坡赤壁的实践收获良多。全身心都沉浸在苏轼的雅诗词赋里了,这本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也正是这次意外的收获让我对于东坡赤壁以及东坡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