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村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所在地,历史上这里集合了多种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内涵和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相对于城市的快节奏和日益繁华,中国的农村依然保持着旧日的生活节奏,也成了中国人感受乡愁和慢生活的地方。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的工作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00后”,我觉得守护好家乡的一方净土,建设美丽新乡村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家乡在江西永修三角村,这个小小的县城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童年记忆,在这里我能够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宁静,面对真实的自我。6月以来,江西全省普降大到暴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7月10日上午10时,江西省防指已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已将防汛响应级别提升到I级。看到这则消息,在学校的我十分心急。
7月14日,我踏上了返乡的路途,下定决心帮助防汛抗洪。
回到家乡的我立刻向家人们询问抗洪一线的消息,虽然能力有限,缺乏专业抗洪知识,但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抢险战士。于是我准备了一些食物和矿泉水来到了抗洪一线——修河。我之前已经了解到消防支援大队抗洪的事迹,他们扛着党旗队旗,白天连着黑夜,暴雨接着高温,战泡泉、堵管涌、救灾民、排内涝,在今年抗洪抢救中立下了奇功,向江西人民展现了“扛旗夺一”的新形象。装砂袋、运砂袋、筑堤坝,与暴雨比速度,和洪水抢时间,经过连续八小时彻夜不休的高强度奋战,战士们成功筑起了一道防洪屏障。我看着这些战士辛苦地工作,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是他们不顾危险保护着我的家乡。
其中一位战士因为双手长时间浸泡在泥沙中,手指起泡十分疼痛,但他仍然忍痛执行任务。当战士们休息时,我赶紧上前递给他们矿泉水和食物。当我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一位战士说“无畏的付出换来的是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身体虽然疲惫,心中却无比踏实。”因强降雨的冲击和河水水压冲蚀软化,大坝往日的坚固已被削弱,我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汛期安全监测、排查治理、调度和信息报送,遇到刮风降雨也得注意防范滑落掉下水的可能。的确如此,洪水是无情的,但与洪水抗争的战士们是坚定而顽强的。
随着抗洪工作的进行,洪涝灾情趋于稳定。我看着眼前正在重建的乡村,明白了我一生要守护的就是家乡。乡村培养了勤劳、节俭、善良、互助的美好乡风、民风。朴实之美的乡风、民风,正是中国人世代共有的秉性,也是中华民族“美丽”之源。乡村汇聚着中华民族滚滚长河中传统文化的源泉以及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会用行动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
作者:杜鑫苹
摄影:李满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