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 探访苗族之谜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 作者:廾匸

一、团队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各少数民族不断地被同化,民族文化在逐渐消亡,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正面临着逐渐失传,后继无人的现状。在2019年,文山市申报的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国家的保护并不能使苗族麻线纺织技艺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同时本次的实践地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于2020年刚刚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基于以上原因,本次活动选择苗族麻线纺织技艺这一选题。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使更多人了解苗族麻线纺织技艺这一非遗项目并通过团队的最大努力将它传承下去。同时期望通过我们的采访报道带大家感受少数民族风情。

二、暑期社会实践过程

7月末,团队在线上制作了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苗族麻线纺织技艺及非遗的了解程度。

图1、调查问卷统计

从上面的调查表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非遗工艺充满着好奇与兴趣,但去了解并且想传承这项工艺的人却少之又少,对非遗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神秘和触不可及的层面,于是我们快马加鞭的做足准备开始了本次实践活动。由于此次疫情原因,团队不能全员前往云南,由队长一人到达实践地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进行。8月1日,我们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来到了第一站,团队到达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马塘镇塘子寨村,进行了为期一周关于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参观和调研,踏上塘子寨村路上那一刻充满着想立刻揭开苗族人民的神秘面纱的激情。

图2、塘子寨村村大门侧壁

我们在村口看到的石碑足以表明了苗族村民对于中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深切敬意。踏过村门,我们顺利的来到了非遗传承人王树萍奶奶的家,之后,王树萍奶奶带我们认识了苗族服饰的制作原料,亲身感受了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的第一步剔麻,苗族村民把晒干的麻拿起,用手有技巧的捏麻,把麻的木质部捏下形成了麻皮,将麻皮再进行精细的加工就形成了麻线,在王树萍奶奶讲解了搓麻的手法后,实践队队员和王淑萍奶奶进行了搓麻的比赛,由赛事可以看出:看着简单的一个动作其中都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积累的技巧的。第二步便是纺线,王树萍老人坐在纺线机上,手脚并用,这项工艺看起来十分简单,实践队真正实践演示时,却状况百出,纺线机十分考验纺线人手脚的协调性,而这个协调性是苗族人长期以来劳作的表现。王树萍奶奶小时候在母亲纺线时,便经常在身边玩耍,耳濡目染,长大后慢慢学着纺起来了。或许正是因为王树萍奶奶对这项工艺的热爱筑成了她在这项工艺上的天赋。第三步是织布,把纺好的线用一根长达一米的小木棍把线卷起来分为许多根后放到织布机上进行织布。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织布机都被现代机器取代,但王树萍奶奶一直坚持沿用老式织布机,奶奶说这样才有真正属于苗族的灵魂。织布机全部由木质隼接结构进行连接,织布也非常讲究技术和手法,手法一不对线就会打结,队员上去尝试一下后发现连最基础的都织不上去还把奶奶的线搞乱了,便放弃了尝试。看到工坊里织布村民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脸,与工厂里冷冰冰的机器和一成不变的操纵着机器的工人形成了对比,正是因为人们在织布中投入了感情,才让苗族服饰看上去那么的温暖舒适。

图3、队员在非遗传承人王树萍老人指导下尝试织麻布

第四步为蜡染,用蜡在麻布上画出图案,再将麻布进行染色,市面上看到的麻布大多为靛蓝色的,这种颜色是由草靛染制形成的,草靛要在夏末秋初靛垂花穗时收割,不能等到成熟时收割,一旦草靛成熟,靛杆发硬,便制不出想要的颜色了。收割好的草靛经过沤靛、搓靛、下靛和发靛等步骤,便可以进行染色了。将染好的布在水里煮过后,蜡染的图案便可以显现出来了。最近几年,许多工厂采用了化学染料代替草本染料,但王树萍老人解释道“一直坚持用草靛作为染料是因为化学染料染后的麻布越洗颜色越暗淡,而草本染料染完的麻布则越洗颜色越鲜艳。”

三、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感悟

虽然我们与苗族村民的相处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深深地被他们对这项工艺的热爱所震撼,感受到在他们身上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即使在云南边疆战乱时期,他们也没有丢弃苗族古老的文化,没有放弃本民族的手艺。这不仅仅是一项手艺,而是苗族村民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每当和王树萍奶奶谈及那段贫困艰苦的岁月,我们总能看到王树萍奶奶眼中饱含着泪水。这个泪水我想不是为了自己的辛苦而是为了工艺传承的艰难与困苦。对苗族人来说苗族服饰不仅仅是随身穿着的衣服,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与信仰。

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团队同时在进行宣传工作,真正前往实践地点的只有队长一人,既要负责摄影又要采访村民,工作难度十分巨大,并且苗族有着特有的语言,直播过程中的采访队员们并不能完全听懂,队长在一天的奔波劳累后,还要再开视频会议,将白天发生的事,以及采访内容重新描述一遍,为了向我们传达现场的最真实的情况,希望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但是由于未能亲身感受苗族的风土人情,写稿的工作进行还是十分艰难,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大大小小各种问题,在投稿初期,一周一篇稿都没有过审,我们甚至怀疑了自己的能力,但这都没有动摇我们参加这个活动的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践是一条不断探索的道路,在这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路上,我们在不断的成长,用心去领悟人间真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女性力量绽芳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使命,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征程。……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一颗红心贯古今

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万千忠骨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篇,用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且这其中也不乏看到女性的身影。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IP形象展新篇

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致敬女性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暑假踏上了探索红色文化、致敬女性力量的社会实践之旅,并制作相关IP形象,感受她们在……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和平使者,巾帼英雄

走进妇女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我们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我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踏入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在革命纪念馆中,我……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在当下的传承与弘扬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不仅仅是接受红色教育,更是积极思考如何将红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队员们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红色精……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看见红色女性力量,感悟革命初心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今年夏天开展了为期数周的红色之旅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与革命传统精神……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红色之魂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红色文化作为承载着革命精神与民族灵魂的宝贵财富,始终是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山东省,作为中国红色革命……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外宣华章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红色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始终是我们不可忘却的使命。为了让山东省丰富的红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云南文山,探访苗族非遗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云南文山,探访苗族非遗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解密苗族别样风格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踏苗族之旅行,品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踏苗族之旅 品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小队学生踏上了苗族之旅,来到了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砚…
湖北学子“三下乡”:踏苗族之旅 品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小队学生踏上了苗族之旅,来到了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砚…
苗族之行,非遗之魅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探访苗族历史博物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走进云南文山,探访苗族历史博物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聊聊《海上钢琴师》
故事的一切,从1900年的游轮弗吉尼亚号开始。黑人船工丹尼在头等舱的钢琴上捡到了一位白人弃婴,为了纪念新世纪到来,他给孩子取名为“1900”。从未脚踩陆地的1900,就这么在漂泊的轮船里一天天长大。偶然间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