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河未名志,滴水珞珈情 ——北京大学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知识普及实践团纪实

来源: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马啸天

江河未名志,滴水珞珈情

——北京大学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知识普及实践团纪实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心有所信”,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2020年7月至9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组建了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知识普及实践团。受疫情影响,本次实践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所高校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针对当下水环境治理、防洪减灾等热点问题,在基层调研、单位座谈、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将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在调研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编撰制作了宣传手册、微信推送、动画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材料,并通过网课、宣讲和在线直播等形式向各地大中小学生和社区、单位进行推广和普及,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积极反馈。

北大方面共18人参与此次实践,主要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环境学院”),同时也有来自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及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生。成员们既包括大一大二的本科生,也涵盖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范围广泛而且多样,在实践中共同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

座谈、探访与考察——立足家乡,知行合一

由于实践团成员分布在湖北、四川、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又包含城市、乡镇、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区域,因此团队鼓励成员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立足所在家乡,探访周围的水利或环境的相关单位进行实践。

在两校的协作下,我们联系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的黄海伟博士,他目前的工作主要包括政策和决策支持的研究,还会向企业单位进行沟通和提供服务等。团队成员针对当下的热门概念“海绵城市”进行了一次线上专题座谈,向他询问了一些社会大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诸如:海绵城市相比于传统城市的优点、如何根据暴雨情况设计城市的细节、通过什么方式改造现有管网等等,黄博士选取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使团队成员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除了进行线上座谈之外,实践团还积极落实前往自己家乡的实践单位进行线下探访与考察。

生活在云南的北大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生黄吉霖前往了滇池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实践。通过调研与实地探访,他一方面获取了现有治理工程运行的历史数据,另一方面也基于现场观测、模型模拟分析等研究成果,对滇池流域的治理工程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实地走访与调研让他感受到了一线的工作的艰难与不易,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万事万物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要结合实际的体验才能获知实践的意义。

图1 实践团成员拍摄的滇池治理现状

北大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崔霆予前往了家乡涿州的城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与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交流,他对于污水的来源、处理后的去向、活性污泥的后续处理、如何克服汛期带来的水量负荷压力等问题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使他坚定了自己生态文明的初心与绿水青山的使命。他在总结中写道:“通过实地探访,自己了解了所在城市的污水来源、处理过程和去向,并由此深感水资源净化之不易,对环境水体有了更强的保护意识。”

图2 实践团成员与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交流

通过座谈、探访与考察,团队成员们了解了防洪防汛与水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方式与原理,将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推送、手册与视频——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通过与实践单位的相互交流,实践团成员们对于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的知识有了更深入具体的理解,对于如何向公众传递这些科普内容也有了更透彻系统的思考。在专业人士的介绍与讲解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受众感兴趣的科普内容,北大方面细分为七个专题(水环境基础知识,生活用水的给水,生活污水的排水,自来水水质标准,工业用水与水环境,水环境与病毒,医疗废水处理流程),武大方面分为四大专题(城市内涝、洪水知识、三峡大坝、防洪知识),分别成立相应宣传小组进行科普推文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认真阅读,从而深入挖掘论文中有科普价值的点。之后结合受众提出的问题,查阅其他权威科普机构的微信推文,学习、模仿其风格进行素材的通俗化与口语化,力求准确严谨的同时不失直白与生动。同时在推文中加入自制的或在文献中摘取的图表,使推送图文并茂,充分吸引读者而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最后经过反复修改与指导老师的审核,完成了十余篇微信推文,在学院研究生学生会等多个环境有关的公众号上顺利发布,总阅读量截止目前已达到xxx,广泛收获了受众的好评,部分热心读者还积极联系团队成员,表示很愿意读到这样的科普内容,还结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提出了见解与反馈。

图3 团队制作的科普推文

实践团在最后将不同推送的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与归纳,统一排版与修订,制作了实用性、美观性与学术性兼备的科普手册,使得科普受众在日常生活中查阅相关知识时更加简捷与方便。

除了微信推送外,团队成员积极将推文中的内容再次加工成诙谐有趣的视频文稿,并在网络上搜集符合对应文字的表情包加入到视频当中,从而制作了既有严肃的科学知识又充满趣味的科普小视频,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网课、宣讲与直播——相会云端,展望未来

科普材料制作完成后,如何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有效推广是团队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实践团借助直播平台举行了宣讲、直播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和科普受众及专业人士进行线上交流。由于网络的快捷性,线上活动既能节省行程上消耗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时间安排的灵活度,使得云端上的思维碰撞及知识传播更加高效。

北大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马啸天作为团队成员积极与家乡的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取得联系,并利用在线平台钉钉面向初中生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在活动中两校同学利用精心制作的PPT,通过口头讲解,播放视频,绘制示意图等多种方式,分别就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的相关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呈现了一堂别具特色的“网课”。其间有不少家长,老师,同学参加了此次线上互动,进行了交流讨论。

马啸天在宣讲中主要负责对接与主持。作为曾经在这所中学学习生活的一员,他感到此次给学弟学妹们做宣讲有很多收获,尤其是科普对象的肯定让他备受激励。他提到:“宣讲结束后,一位从事节水灌溉相关工作的家长结合自身的体会表示了对我们科普内容的肯定,认为非常有意义,能让孩子们了解到家乡一些非常重要的情况。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受鼓舞。”

图4 面向初中学生进行科普宣讲的会议截图

借助短视频平台快手,北大与武大的成员进行了一场水环境与防洪防汛主题的科普直播。两个小时的直播中,共有3280人观看,收到的喜欢与黄钻达1.2万,由此可见通过新媒体直播的方式,实践活动的科普受众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大到更宽更广,动动手指就能收看科普直播,方便快捷的渠道为更多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途径。

图5 科普直播的有关数据与分析

通过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我们与受众在云端相遇,近距离地坦诚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展望未来水环境与防洪防汛的图景。

总结

“江河未名志,滴水珞珈情”,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活动里,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科普文案与多媒体形式的线上展现以及线下的深入探访与实地考察,两相结合,给同学们都带来了不少的收获。无论是技能上的提升,还是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实际应用,抑或是与武大师生结下的友情,都使得这次实践活动充满了回忆。

此次实践活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团队深入社区与学校,借助微信与直播平台开展科普工作,使其落到实处,并借此提升了受众的科学素养,为当今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当代青年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多方协作,联动共治涉疫情“米荒”谣言
日前,福州大学赴莆田市谣言网络化治理实践队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叶勇老师、刘碧强老师和张晓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并线上采访涉疫情谣言的大米企业员工…
深入莆田网信办,深度对话网评员,探索谣言治理新途径
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莆田市谣言网络化治理实践队,在经管学院公共管理系叶勇老师、刘碧强老师、张晓君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前往中共莆田市委网信办开展访谈式调研。同时,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
深入莆田市发改委,调研涉疫情谣言网络化治理新模式
日前,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叶勇老师、刘碧强老师、张晓君老师的带领指导下,福州大学赴莆田市谣言网络化治理实践队前往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进一步了解涉疫情谣言网络化治理新模式的实践与应…
走进莆田市委网信办,初探涉疫情谣言网络化治理新模式
近日,福州大学赴莆田市谣言网络化治理实践队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叶勇老师、刘碧强老师、张晓君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前往中共莆田市委网信办开展访谈式调研,中共莆田市委网信办唐主任与网信办相关工作…
福大学子赴莆田市调研谣言网络化治理
2020年8月3日,普通又特别的一天,福州大学赴莆田市谣言网络化治理实践队开启征程,赴往莆田市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寻创新创治,展智慧战疫情年初,一场预想不到的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蔓延,加之高速互联的…
知行合一,学成归来——福大学子赴莆调研谣言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知行合一,对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作出新的阐释,使其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何为知行合一?习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
福大学子三下乡:聚焦谣言网络化治理,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谣言层出不穷,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与挑战。日光之下,谣言无穷时,辟谣无竟时。如何应对处置谣言和舆情治理,已经成为加快实现国家突发事件治理能力现代…
调查海绵城市建设,我们在路上
在调研活动中,我们主要调研了秦皇大道沿路的海绵城市建设。秦皇大道是沣西新城的一条主干道,这里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都低于路面,且为中间低两边高的沟状,植物景观也异于平常。仔细观察,路边没有雨水井,连…
生态环保第一线,海绵城市走前线
海绵城市引领城市建设方向。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首家全面推行雨水综合利用的城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已然在海绵城市建设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先行先试、理论引导、科研实践、摸索总结,系统全面推进海绵…
防疫实践,我在行动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从漫长的寒假到新鲜的上课形式,我一直都在各种保护之下,安好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中。很快,暑假来临,我便趁着这次社会实践,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国家的严格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