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响应十九大“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号召,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湖北武汉分队,于7月22日,来到武汉昙华林,开展“穿过文艺老街,寻根非遗遗迹”的活动,去探寻泥塑中的奥秘。
泥塑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了,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而真正是到了唐代,泥塑才到达巅峰,其代表人物有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后人用“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来称颂他的技艺高超。
启为创新队员寻访到了武汉市泥塑研究会会长、泥塑艺术武汉市非遗传承人胡作林,他有着“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武汉泥人胡”的美誉。团队来到“泥人胡工作室”,了解和学习泥塑非遗文化,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图为“泥人胡”工作室门前的人物泥塑。石嘉欢 提供
队员们看着眼前的泥塑作品,呆了。一个捏出情趣的人,捏出生活的人,将人物的脸部神态韵味把握相当透彻,面部肌肉与皱纹完全得到了真实呈现,像是为泥塑注入了灵魂。胡作林老先生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泥塑作品,常常以局部展示泥塑整体。脸部细节塑造最为关键,细节往往决定一幅作品的精气神”。而这对于学者的耐心和眼力,有着高要求,只有“用心”,才能赋予泥塑魂魄,让泥塑“活起来”。
当然除了人物类的泥塑,老先生时常也会开辟新思维,发散创,构思一些有特色、新颖题材的陶艺样品,增添了泥塑的多样可能性,为泥塑的弘扬和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胡作林老先生为队员们讲述玩“泥人胡工作室”的文化背景和泥塑作品后,队员们便参与了一次泥塑前期的和泥过程,协助他完成了一次泥塑造前的准备工作。泥塑过程需细心仔细,首先黄土用水泡透,捶打,用湿抹布盖上就像醒面一样放一晚,第二天再和。而泥塑创作可由自行发挥,也可模仿实物。第一步时扎骨架,用铁丝,木头,钢筋等材料固定好大致结构,然后将和好的泥巴堆放其上,根据自己的创意,用手捏出大致轮廓,再用泥塑刀来处理细节。
图为胡作林老先生教授队员怎样“和泥”。樊汉奇 摄
在对胡作林老先生采访中了解到,他去反复尝试和比较,认真细致地准备每一种用料。泥塑的原料改革过程就是由玻璃钢转换为胶泥。对工具的选择也颇有讲究,配置每一件工具,细细雕琢,深邃眼睛紧盯泥塑,下刀精准,在他手下的泥塑人物,带给人善良、朴实和力量的感觉,由于胡作林老先生有一颗情感丰富的内心,经过他艺术的加工,将生活中的人们喜怒嗔痴,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为胡作林老先生在为泥塑造型过程中,回答队员们疑惑所产生的问题。 邹强 摄
在启为创新队员采访胡作林老先生的深度交流中,了解到就“泥塑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是否被他用来记录生活或者江岸区甚至武汉市的文化发展?”等话题,由于江岸区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江岸工作,给他的工作室提供了许多素材。因为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非常重视,江岸区保留了大量传统非遗文化和具有宝贵的匠人精神,这些对他的个人艺术创作扶持有很多帮助的。在这里不仅给了手艺人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项目,而且保留完好的民俗文化、民国风情,启发了他的创作思路。
“现在立体打印等科技日渐发达,越来越普遍,是否影响到泥塑的价值”这个问题深深地影响了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怎样能够值得深思。与胡作林老先生谈论到科技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他表示虽然不排斥科技手段来完成作品,但艺术创作时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想借助他的泥塑语言来记录这个城市的发展变迁。在与胡作林老先生的谈话交流中,团队了解到胡作林老先生用他自己的艺术方式将解放公园的苏军烈士墓的20位苏军烈士用泥塑反映出来,记录下了武汉这段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
结束对“泥人胡”胡作林采访后,团队对非遗文化的敬仰油然而生,明白真正的匠人精神,不仅仅是对自己热爱喜欢的东西钻研透彻,而且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为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点的影响。作为新青年,团队不会停止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步伐,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与启为创新队员合照。 石嘉欢 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