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为弘扬非遗文化,了解蔑扎风筝工艺和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故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前往武汉市昙华林拜访了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并了解了蔑扎风筝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民间艺术家陈士荣,用民间传统手工艺风筝制作了千余幅风筝作品,人称“风筝王”和“武汉风筝陈”。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蔑扎风筝》列入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艺术家陈老师沿用传统手工艺设计制作了代表湖北本土文化的“九头鸟”,“盘鹰”,“黄鹤楼”等大量地域文化题材风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在采访之前,队员曾前往昙华林历史陈列馆,了解武汉非遗项目并参观欣赏了一些陈老师的风筝作品,一幅幅五彩缤纷、仪态万千的风筝呈现在眼前。有生动形象的飞鸟造型,韵味十足的京剧脸谱图案,古色古韵的牡丹梅花花纹……处处彰显着一个手艺人的精巧技艺和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昙华林历史陈列馆内陈士荣老先生的作品展览 . 邹强 摄
7月18日下午两位队员来到陈老的住所处,在陈老先生的带领下,两位队员进入陈老的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的风筝作品,细细观赏之余,陈老还拿出几幅颇有京剧戏曲特色的风筝作品给队员观赏,他讲道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工笔画技艺让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立体,京剧脸谱上的线条也更加清晰,直观,这也使风景上的颜色更持久鲜明。他还在制作风筝工艺作品中融入了现代的工笔画技艺,在这种创新过程中他也尝试过一些新的改造。陈老先生还给队员讲起最初去外地参加比赛的时候的故事,一些比较大的风筝容易折损,于是他就想到在原来风筝固定的结构上改成可拆卸式结构,这样将风筝拆开后就比较方便携带而且也避免了风筝的损坏。这种风筝发明后得到了很多风筝爱好者的喜爱,以致在全国推广。
随着队员在和陈老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陈老先生也是一个节能环保主义者,他说他制作风筝的一些材料都是用废旧的东西改造的,说话之余他将手中的风筝骨架拆卸下来给我们队员看并解释,他做风筝所用的骨架一般用的是别人废弃的凉席、竹床,捡回来进行高温消毒,放置一段时间后使里面的糖分、水分蒸发后进行加工,在有了一定的柔韧性后再进行检测是否合适做骨架。因为铝丝不易腐蚀且易保存很长时间,可塑造性强,而他用来连接骨架的铝丝则是从易拉罐上裁剪下来的,也可以用塑料管、废弃的铜管一类的。陈老说着就将一支风筝的骨架进行弯曲,让队员直观的感受它的韧性,随后还从里屋内拿出一捆竹席给队员看。在交谈谈笑之余,队员们都真切的感受到陈老先生对待风筝这件事的认真态度。
图为陈士荣老先生正在给队员展示用这种竹条制作风筝骨架的柔韧度 . 樊汉奇 摄
他在谈到在这么多年制作风筝过程中不断改造风筝的手艺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比困难多的永远是解决的办法。“在创作了可拆卸式风筝后,在骨架的链接点需要有一个卡扣把他们连接起来,拆卸时可以折叠,这个卡扣在市场上卖的都是均码,而制作的超大风筝需要更大的折扣,市场上根本就找不到,折扣的材料就需要自己从生活中去找。”
图为陈士荣老先生向队员展示他用来制作骨架的废弃竹席 . 樊汉奇 摄
后来还从陈老口中得知在他接触风筝接触这门手艺时遇到两个对他帮助最大人,一个是他的爷爷,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制作手工艺品和灯笼,耳熟目染的也对手工产生了兴趣,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第二个是陈老工作后武冈文工团里面有一个前辈让他加入武冈风筝代表队去参加风筝比赛,“于是就去当地的风筝手艺人哪里偷学技术,后面就一直慢慢摸索做风筝这件事,想把它做的更好,包括后面为了让画面颜色保留的更持久,不易褪色,还尝试运用丙烯这种新颜料。”他也会为了获得小朋友的喜爱,用马克笔画些卡通画之类的作品。这让队员们感受到作为一个蔑扎风筝传承人,一个与时俱进,肯花心思和创新目的是为了将风筝这门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也许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不断的精雕细琢,不断的追求更好只为了自己的作品达到最好的状态。
在队员采访陈老先生结束后,陈老先生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和队员合了影。陈老先生让启为创新团队看到了一个热爱风筝,对非物质为文化的保护和发扬的热衷者。追风筝的人里面有句话:“只要你能为它而付出真心,它就一定在你所追随的方向!”而对做风筝的人陈老先生来说,为了风筝更好的保存,为了将风筝的手艺更好的延续下去,他也表示,“希望现在的年轻能将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自己时代的东西创新发展让他们走出国门,更好的传承下去。”弘扬中华文化,发扬非物质文化精神,启为正在用心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图为队员和陈士荣老先生的合影留念 . 樊汉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