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王家坝讲话对“王家坝精神”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牛佳 崔亚南 洪海

摘要:2020年入汛以来,安徽省普降大到暴雨,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江、河、湖水位超警超保,多地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淮河抗洪形势极为严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在抗洪救灾期间,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其中以王家坝精神最具代表意义,而王家坝精神的传承正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合肥工业大学“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社会实践服务号召,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王家坝汛情调研服务队”于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汛情调研活动,踏足基层深入了解灾后“王家坝精神”的新诠释,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王家坝精神 抗洪救灾 灾后重建 习总书记王家坝讲话

指导教师:韩玉洁(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8级辅导员)

团队成员:崔亚南,牛佳,曾哲,高腾飞,洪海涛

一、实践背景

(一)历史背景

水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而在水患频发汹涌难治的淮河流域,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难题。一代又一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对淮河治理予以高度关注,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1950年6月淮河暴发了特大洪水,人民损失惨重,毛主席含泪挥毫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这既是伟人的强烈心声,也是激励人民治理准河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60余次政务院会议等专题研究治淮工作,并先后20多次组织水利专家进行实地勘查论证,确保治理工作的周密细致与有效可行。在国家水利部提出方案,请示毛泽东主席同意后,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在处于安徽、河南两省,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交界处的阜南县蒙河滩地建设蒙洼蓄洪区,其中王家坝地区以其具有狭长的天然地带成为了蒙洼蓄洪区的重要枢纽工程。

经专家勘查论证,国家在王家坝镇建设了一座进洪流量1626立方米每秒共13孔的王家坝闸,构筑了95公里的蒙洼大堤,建成了容量达7.5亿立方米的蒙洼蓄洪区。自1953年以来,王家坝闸共16次开闸蓄洪,蒙洼蓄洪区先后进洪达80亿立方米,为消减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京沪交通大动脉及沿淮各大城市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统计,王家坝闸16次开闸蓄洪给蒙洼蓄洪区造成直接损失超四十亿,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经济多年难以恢复。在淮河水位超线需开闸蓄洪时、在滔滔洪水汹涌漫入蓄洪区时、在蒙洼人民与洪水展开的殊死搏斗时,王家坝蒙洼蓄洪区人民用一次次义无反顾的选择,浇铸成了牺牲奉献、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的“王家坝精神”时代丰碑。

(二)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为确保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真实准确,队员们于活动开展初期开展了以随机抽样法为代表的路访调查,采取实地采访和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新方式,成功收集有效问卷共273份。同时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前期获取的网络资源,通过统计学与概率论进行初步总结,结合大数据网上分析优势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进一步确保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代表性。

1、了解人数少,且老龄化趋势明显。

通过“对王家坝精神了解程度调查”反馈结果分析,被调查对象中对王家坝精神不了解人数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基本了解人数占百分之十八,而非常了解人数仅占百分之八,说明现在王家坝精神传播仍存在非常大的不足,了解人数少且覆盖群体单一。

随后队员们分析“不同年龄段对王家坝精神了解程度调查”反馈结果,得出结论王家坝精神的传播人群普遍呈现出老龄化。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年轻人中普及率低不了解程度高,往往为自身有王家坝开闸蓄洪经历的老人们所熟知,传播疲态且感染力差。

2、传播中地域限制严重

根据“不同地区对王家坝精神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反馈结果,汛情调研服务队发现王家坝精神在阜阳市内有非常好的传播效果,群体接受度高,了解人数接近百分之百。但在其他地区,该建设精神文明在传播过程中仍有非常大的地域限制,甚至在安徽省内了解人数也占比不到百分之四十。问卷调查结果说明王家坝精神的传播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域差异。

3、传播手段单一路径狭隘

“对王家坝精神了解途径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目前微博和抖音等热门新媒体平台对王家坝精神报道较少,进一步导致王家坝精神传播受众逆年轻化。王家坝精神传播途径主要为口口相传与电视传播,体现出传播手段单一、受众老龄化和传承路径狭隘等现状。其中电视传播以《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国家级权威媒体节目为主,说明了国家对王家坝精神的关注和其他地方媒体的宣传滞后性。相比较而言,《安徽日报》等安徽内部省级平台虽然也对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相关调查和解读,但报道篇幅、数量.持续性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难以真正做到广泛传播让王家坝精神走出安徽。

4、精神内涵宣传不到位

“对王家坝精神内涵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简单地将王家坝精神与自然洪灾挂钩,从而误认为王家坝精神的内核是“与自然博弈的无畏精神”。事实上王家坝为洪灾所难并非是客观受害,而是一种主动牺牲的英雄壮举。舍小家,保大家。王家坝精神的真正内涵正是这样一种奉献精神。

5、群众自发接受程度低

队员们分析“对王家坝精神与自身有关程度调查”反馈结果,发现被调查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王家坝精神的传承持有自己无关或勉强相关,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人认为有关,而持非常相关看法的受访群众仅占百分之五左右。说明群众对王家坝精神的接受程度低,更多持不关心不在乎的消极态度。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一)调研对象

2010年7月,温家宝总理赴王家坝镇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并在汇报会上第一次正式精炼中了王家坝精神。 他说, “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控的科学治水精神。”

正如温总理所言,“王家坝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王家坝精神”孕育于防汛抗洪第一线,是阜南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虽然源自于淮河小镇王家坝,但是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

(二)调研方法

1、实地考察

调研服务队踏足基层,以王家坝郑台孜为中心,对王家坝镇进行走访调查。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受灾程度与灾后补种现状,感受当地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2、调查访谈

队员们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共青团委、村党支部、各地农户等进行交流访谈,重点了解了灾后王家坝重建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开展灾后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改变以及当农作物受灾补种等情况调查,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3、问卷调查

本次三下乡实践准备初期,团队广泛参考了《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和标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调度运用状况探讨》《蓄洪区发展现状及思考》等相关资料完成了问卷调查的初期设计,并在后期三下乡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不断调整。问卷以王家坝灾后重建的补偿标准、受灾群众心态、对受灾群众生活及就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为重点,保障实践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4、视频及文献资料查阅

队员们选择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代表性新闻节目,通过视频了解当下权威媒体对于王家坝地区洪灾现状及后续灾后重建情况的态度与看法。同时队员们查阅了王家坝历史资料与近十年发布的相关分析材料,包括了论文、期

刊和书籍等,并仔细阅读了关于王家坝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5、数据统计分析

调研服务队与阜南县宣传委密切联系,并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目前团队已收集近三十年来王家坝多次开闸蓄洪期间的主要数据,并将其与实践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整合与再加工。队员们利用课程所学,通过统计学与概率论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辅以大数据网络分析,最终得到了完整的数据结构。

三、调研问题

(一)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

从党员干部角度,学习王家坝往往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为了完成上级的指示走场的应付式行为时有出现,而其并没有从根本上正确认识王家坝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当代价值,也并没有对王家坝精神产生真正的认同感,从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从媒体人角度,王家坝精神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大多取决于政府部门政策的重心,许多宣传报道的文章旨在为某一个部门或组织服务,对王家坝精神传承的目的和意义并未做整体深入的思考。且相关人员对王家坝精神的宣传报道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往往大规模集中于王家坝开闸蓄洪、中央发表学习王家坝精神讲话以及领导人视察王家坝等重点时间段,而忽略了平时的持久性宣传。

这说明传承者们在传承过程中缺乏主体意识、整体意识和长远认识,使得王家坝精神在传承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所以传承只能流于形式。

(二)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缺少文学载体

当前对王家坝精神学术研究与文化作品创作还不够丰富,既不能高度地概括王家坝精神的核心内涵,也不能够促进王家坝精神的传播和世代传承。想要王家坝精神真正拥有生命力真正做到代代传承,就必须让王家坝融入新时代,融入百姓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精品作品进行大规模宣传。

但是当前优秀的王家坝精神作品创作还非常稀缺,缺乏王家坝纪录片、影视剧、戏剧、小说创作和动画片等再创作的艺术方式,导致宣传力度有限且局限于口口相传,传承效果相比其他特色精神则大打折扣。

(三)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备受网络冲击

推动王家坝精神传承需要大力推动王家坝精神的文化传播。而理论上互联网和新媒体是目前王家坝精神传播的有效途径。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的迅猛发展,如“精致利己主义”等不正确价值观对王家坝精神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年对王家坝精神不够理解,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同时,由于媒体传媒的快速发展,造成新媒体上的信息数目多质量杂,王家坝精神文明的宣传容易淹没在海量信息里,不能起到有意义的教育警示作用,无法促进精神传承。

(四)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未能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当前王家坝镇乃至阜阳市都缺少王家坝精神进校园的教育活动,并且相关奉献精神教育活动少,电视报纸传媒宣传等渠道的宣传覆盖面窄受众少,都难以让更多的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做到王家坝精神的进一步传承。

目前王家坝精神教育基地场馆较小、相关配备设施不完善且活动多是在重要节庆日开展,具有较长间隔性,教育效果有所折扣。创新性的融入方式,比如制作成动画片、开展口述史访谈、编排王家坝开闸大型史诗剧等新型融入方式还没有健全,尚不能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民俗生活,传承效果有待加强。

(五)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相关配套宣传设施不完善

相关地方单位尚未认识到推广王家坝精神的重要性,也低估了发展王家坝精神有关红色旅游活动所能为地方带来的经济价值,导致相关配套宣传设施不规范,缺乏畅达的交通体系。且时间久远、保护资金紧张、保护措施不到位和保护人员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有王家坝精神代表意义的历史景点正在逐渐消逝。

四、调研结果

(一)加强智库建设,丰富精神内涵

加强对王家坝精神的理论研究,将研究任务纳入相关的党校团校等单位,高度提炼王家坝精神,将精神的进一步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深化紧密联系,并从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意识层面挖掘王家坝精神形成、延续、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机理,同时将王家坝精神凝练为安徽精神中的重要内涵。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通过学术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使之更加明晰化、系统化,凝练化,让人易记,易学、易传播,进一步探讨治沙精神的价值和传播途径,方便王家坝精神更好地继承与弘扬。

不断充实和完善王家坝精神,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切勿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传承要做到具有时代性。传承过程中要与百姓生活及需要紧密联系,切勿空谈精神,避免变为“口号”,一定要将精神的传承路径大众化,普适化。

(二)细分传承主体,拓展传承对象

要将王家坝精神和奉献精神结合,通过学校教育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将前者并入习近平讲话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展开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建设教育基地,开展相关爱国奉献主义宣传会,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可实践化。同时可邀请王家坝开闸蓄洪时的当事人为同学们讲述蓄洪时无数普普通通王家坝人的感人事迹,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王家坝精神对于高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加家乡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深入理解王家坝人的红色使命。

利用党校等培训机构,积极鼓励将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课程深入各班次中,同时积极升设王家坝精神沙模式及治沙精神”体验课程,让广大干部能够深人理解王家坝人为国奉献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要深入体会前辈在困难时期仍坚持的“舍小家,保大家”朴实信念,夯实领导干部头脑中关于新时代下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要积极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宣传、引导功能,在管辖范围内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利用展板、宣传栏、宣传视频、主题宣讲、宣传册之类的方式,将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内容要宣传到每—个居民。继续充分调动鼓励当地人民群众自发地宣传并继承王家坝精神的积极性,鼓励老一辈模范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精神传下去,加深当地居民的家国情怀,构建王家坝精神的集体记忆,将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变为群众的集体无意识。

其他周边城市可利用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社区功能,以点带面进行“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理念宣传,对文明城市建设有积极作用,对安徽精神软输出的宣传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三)创作文艺作品,生产创意产品

打造以王家坝精神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和创意产品,在王家坝受灾地区建立相关展览,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将关于开闸蓄洪的艺术产品纳入旅游消费品中。创立口述资料影像室,对开闸蓄洪件的志愿者们进行采访,并拍摄成系列视频,收集珍贵的开闸史料,保存完整以便后期宣传与传承。

用心打造以弘扬和传承安徽王家坝精神为重点的文学作品,将“王家坝精神、舍小家保大家、拥护党中央,强烈为民奉献的宗旨意识”等系列主题结合,展现王家坝人民乃至安徽人民的精神风貌、并展现安徽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奋力维护淮河下游重要国家资产安全的政治意识,并在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宣传。

同时打造“多样化”的王家坝精神传播平台,进一步加强王家坝精神弘扬、传承与交流功能的建设。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将王家坝精神传播出去,将王家坝的奉献精神与安徽形象联系起来真正做到讲好安徽故事,将习总书记的政策落到实处。

五、总结与感悟

这次调研服务团队以线下阜阳地区成员到达王家坝实地走访调研,采访阜南县团委、郑台孜临时党支部等政府机构,探究了王家坝灾后重建现状,同时线上与其他地区成员同步开展问卷及防汛措施宣讲会的形式,深入基层村庄,通过问卷调查了居民在汛情中的所感所受;最后各地区团队成员在各自周边区域开展关于对王家坝精神认识度的问卷调查,发现了王家坝精神存在的宣传力度弱、地域限制大、传播群体单一且老龄化趋势明显、传承路径狭隘的问题。

随着这次开展王家坝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感受到蒙洼蓄洪区居民在时代中熠熠发光的“奉献牺牲、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王家坝精神。体会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使命和时代重担。新时代下大学生当以王家坝精神为旗帜,让爱国精神真正融入到学习与实践中去,树立不懈奋斗的人生理想与信念。

[1]吴路珂.试论用焦裕禄精神助推新时代开封高质量发展[J].法制博览,2019(25):271-272.

[2]桂国强主编.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 2007卷 十年回眸[M]. 2012

[3]陈伟.王家坝精神探析——浅谈对“王家坝精神”理解的几个误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219-221.

[4]欧阳丽娜.内蒙古治沙精神70年传承探索[J].新西部,2020(08):57+8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讲好曲园故事,弘扬曲园精神

在时光长河中,母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沉淀着知识的厚重,珍藏着青春的梦想。为了宣传母校,增强人们对母校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的…… 王书豪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为响应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1月20日,攸县火车站人来人…

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调查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了以“新”生璀璨,“适”在必行——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20日电(通讯员胡靖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

暖“数”相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教授手机实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姜泽阳摄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亲身实践所授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杏坛薪火,口耳相传

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对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

最新发布

朝阳和余晖共灿,爱心与呵护常伴
孟子曾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老人和孩子理应备受关注和呵护,特殊困难时刻更是应该被给予更多爱心和陪伴。受今年罕见的“超长梅雨季”影响,…
《荀子》性恶篇读后感(1)
多年来,“人之初,性本善。”在脑海里都快根深蒂固,读完此篇,却了解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虽然给了我一定思想上的冲击,但我认为荀子所述不无道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我接受这种观点。那…
2019,再见了(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站在2020年上了,面对已经结束的2019,我有些许不舍,但更多的是收获。而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这都是我们成⻓中的一部分。过去一年的生活中,在思想上,我始终如一地坚定自己的政治…
传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当代新青年大学生,我们的第一个身份就是中国人,应当还有另一个身份,共青团员。自从初中了解共青团到加入共青团,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每年五月的特殊时期,5月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会参加一些关于五…
简谈《劳动合同法》
“劳动”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词之一,我们从小到大也都只开开心心的过着小长假——“劳动节”。但是,为什么会有劳动节的出现,关于劳动知识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即将步入社…
传播美的艺术,培养美的哲学(四)
交响乐的体验课程没有过多的语言,就连交响乐曲目的名字都是通过乐声来传递。这次的交响乐大多都是世界著名的曲目,再不济也是知名度很高的,就算不是非常了解,听到乐声也会觉得很熟悉,有种亲切之感。交响…
合工大资环学生赴庐江县第四中学(西校区)安置点做志愿
由于近日以来的洪涝灾害,8月3日-8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9级学生叶明松赴庐江县第四中学(西校区)安置点进行志愿活动,帮助安置点的老人与孩子们更好地生活,减轻安置点工作人员的负担。在这里…
疫情下的活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是现在每个人都熟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三月,是初春的月份,也是我们的雷锋月。今年的三月,是个特殊的时期,因为疫情,我们没上学,待在家里自主隔离,保护自己…
传播美的艺术,培养美的哲学(三)
听老师说,第一套房子是他一个朋友自己设计或者说改造的,房中的桌椅板凳甚至是小摆件都是他的精心设计。说是一套房子,其实只是二楼那一层,从一楼搭建了木质的楼梯可以直接上去,从楼梯就能一眼看出它的风…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读后感
初了解到这本书是老师布置作业时,从题目来看,就觉得比较理论化和学术化,想来读着应该比较艰难。当打开这本书开始读时也确实如此,它没有一般历史书的故事性,而是从史学角度的理论分析。但从枯燥的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