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十堰大学生“三下乡”——走进“泥人胡”泥塑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石嘉欢

7月23日,来自十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队员,来到了湖北省武汉市的泥人胡工作室,为探索泥人非遗文化顺应时代的改革与发展,开展“走进泥塑,揭开密秘”的弘扬中国传统泥塑文化的活动,揭开世代相传的“泥人胡”——胡作林泥塑的神秘面纱。

传承百年文化——“泥人胡”泥塑

经过团队的详细调查发现,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历经百年,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泥塑就此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与泥塑传承人胡作林交谈时,谈论到:“他早年间受父辈影响爱上泥塑艺术。20余载以来,潜心从艺、创办“泥人胡肖像雕塑工作室”,不仅致力于泥塑艺术创作,而且他将泥塑技艺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块泥巴,经过在手中捏、搓、补、雕,呈现出清晰的五官,惟妙惟肖。在泥人胡肖像雕塑工作室,陈列着泥塑、水泥、玻璃钢、石膏、青铜、汉白玉等各种材质的肖像雕塑。胡作林介绍,每年他都制作了百余个各式的塑像。

“泥人胡”泥塑制作之谜

启为创新团队受到了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的热情接待,他知道队员们此行是为了传统泥塑制作技艺前来,便给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泥塑的制作:“泥塑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而手捏的制作工序步骤虽简单,但缺一不可,一道扣一道,极需要眼力和耐心。第一步,便是和泥,知道怎样巧妙地运用好泥巴,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泥巴的性能,湿度直接影响黏性”。于是队员们紧跟老师教授步骤,一点儿也不敢马虎,黄土用水泡透,捶打,用湿抹布盖上就像醒面一样放一晚,第二天再和。队员们纷纷表示想体验一下简单的泥塑手艺,“因为这次时间仓促,我就和你们一起完成一件泥塑吧,这个也便于相互交流。”听到队员们的渴望,他微眯着眼睛笑着回到,队员按照胡作林老师讲述的制作泥塑过程,完成了“和泥”。

胡作林老师指向工作室一尊已经完成的泥塑,细细讲道,第二步,进行泥塑大致形状的构架,泥塑创作的第一步时扎骨架,用铁丝,木头,钢筋等材料固定好大致结构,然后将和好的泥巴堆放其上,根据自己的创意,用手捏出大致轮廓,再用泥塑刀来处理细节。队员们听完后纷纷前往尝试,与胡作林老师合作完成,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品。队员在一边参照“泥人胡”工作室制作完成的泥塑,一边认真听取讲解,修饰泥巴,固定形状。

坚守是情怀,传承是责任

在采访过程中胡老师多次强调自己是一名草根手艺人“我没什么远大追求,只图在这一生时间内能把泥人手艺做大做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泥人。”他正是想通过这种“普通”的文化传达出他作为非遗手艺人那份对非遗文化的热衷。“泥巴随处可见,是最为平凡的东西,但是我却可以赋予其灵魂。”胡老师在制作时都是在把自己对于非遗文化的心意融合进了指尖并赋予了泥塑。

胡老师顺应时代的发展正是他在自己的非遗文化的发展道路上的改革与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在当代延续它的生命力就要和现代发展情况进行融合,它不能一直保持原有的技艺方式,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方式,只要找对方法,明确方向,合适的创新只会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锦上添花。

采访结束后,胡老师取出了一袋子泥巴开始教队员们小泥塑制作,队员们从和泥开始便遇到了困难,有的队员和的干了些,有的队员和的很稀。胡老师笑道:“这便是做泥塑的第一课,和泥,泥和水的关系配比等有很多讲究。”队员们纷纷感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同样的泥巴在胡老师手中便如鱼得水,很快的成型变成了一个小泥碗。“非遗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沉淀,才能继承其精髓。”最后胡老师说到。

作为峥嵘岁月的新青年,启为创新团队队员必然因宝贵的非遗文化而激动澎湃。今日中国的朝气蓬勃,与中国青年之传承,有着密切联系,队员们顽强拼搏,为祖国事业不断奋斗,承历史之重任,扬时代之新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通讯员谭柔)4月3日下午,阳光正好,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满怀热忱奔赴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投身于“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用音乐与舞……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通讯员谭柔)3月13日下午,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积极参加“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前往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通过音乐和舞蹈……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证券爱好者协会换届大会成功举办
证券爱好者协会换届大会成功举办9月12日晚,山东理工大学证券爱好者协会在东校区的一号教学楼东二合堂举行了换届大会。刘霞主持并召开此次会议,会长、副会长、院社团联合会督察部代表及全体干事参加。会议伊…
践行初心使命 体现责任担当
2020年8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新的一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侯玉老师带着她的专业团队,开始了探求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规律之旅,在世界疫情泛滥和中国关键一年的背景下,以“践行初心使…
参与社会劳动 理解脱贫攻坚战
“参与社会劳动,理解脱贫攻坚战”—文法学院赴野马图村,脑包村文明志愿实践8月4日至8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野马图村,脑包村文明志愿实践者贾尚儒通过参与当地的学习队伍来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他跟…
湖北大学生参观昙华林非遗陈列馆,探索传统非遗文化
7月20日,为弘扬和传承老武汉非遗文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分队来到昙华林非遗陈列馆,去探索昙华林核心区传统非遗文化的奥秘。武汉昙华林非遗陈列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它处于闹市,却…
“感受回龙精神 接受精神洗礼”——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辉县文明志愿实践
“感受回龙精神接受精神洗礼”—文法学院赴辉县文明志愿实践7月30日至8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辉县文明志愿实践者陶洪刚通过参与当地的学习队伍来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他跟随队伍一起来到辉县市上八里镇…
湖北大学生开展线上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活动,助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7月12号,为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更好的传播文化传承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在线上开展了“关注经济复苏,助力非遗文化”社会实践宣传活动。百年薪火传,时代谱新篇,启为创新…
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享受传统文化繁华
我作为启为创新团队的一员,7月23日,来到了武汉“泥人胡”工作室,了解和学习传统泥塑文化,与泥塑传承人胡作林的交谈后,我才渐渐明白,在这个物质文化纵横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外来文化不断进入的…
公卫学院于疫情期间山大学生视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调研团展开中期会议
8月1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疫情期间山大学生视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调研团,在线上开启了一次中期会议,指导老师孔凡磊以及调研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已经熟悉了的团队成员们均汇报了自己近期…
关心农村健康情况,了解卫生进步状态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会计系"启元"队队员前往临沂市蒙阴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蒙阴县乡村卫生所、卫生服务站及公立医院,了解乡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现状与为老百姓带来的福利,并为老人提供免…
公卫学院于疫情期间山大学生视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调研团开始问卷发放
进入四月中旬,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防控后,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各高校开始考虑返校工作,但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高校学生(以山东大学为例)仍处于网课教学状态。同时,由于教学方式改变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