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夏日朝阳的出升,信步于青石板路的古街巷道。清晨的阳光温和,透过树叶的间隙散落一地,轻抚着我的脚踝;昨夜雨后洗涤过林木的清新,泥土与花香杂糅,都一股脑儿的钻进了我的鼻腔,蔓延进我的气息。
走在道口古街的道路上,脚踩着古老的青砖,抚摸过墙壁上深绿的青苔,我能我仿佛穿越了百年,置身于历史的罅隙中,窥探见道口烧鸡创始人张炳在铺子中透过美食得烟火气,靠经营烧鸡店铺扶危济困,展现着属于道口烧鸡得社会担当。当我拜访了道口烧鸡第八代非遗传承人张存有老人之后,我终于明白,一直支撑着道口烧鸡源远流长从而发展至今的不仅仅是一道美食那么简单,还有道口烧鸡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坚守着家规祖训,承担着社会责任。依稀不能忘记老人佝偻的背影,年过花甲,却一双布鞋踏尽人间世尘,朴素的白色上衣尽显平凡。但是老人心中铭记祖先的训诫,有着新潮的改革发展思想,为社会默默做着无私贡献,都将会使非遗文化道口烧鸡不断地在这篇历史悠久的沃土上绵远流长。
图为道口烧鸡第八代非遗传承人张存有老人带领启为队员参观道口烧鸡文化博物馆-刘晓哲 摄
用华丽的词藻形容不了秦氏绢艺的蝈蝈白菜,在我看来,这两者事物永远都是清素淡雅的。田间地头的虫子,平常百姓家餐桌上的菜肴,被秦氏绢艺十三代传人经过毕生的潜心研究,赋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赋予了属于艺术的灵魂。秦竹林老先生作为第十二代秦氏绢艺的非遗传承人,倾尽了毕生的经历将古法蝈蝈白菜制作手法结合现代工艺及材料不断地融合创新。互联网的时代下,秦氏娟艺传承人同样借助新的现代元素与非遗传统手艺相结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走向全国人民眼中。然而老人对于秦氏娟艺的发展也令我印象最为深刻,非遗文化的传承要尽可能打破家族传承,在一个文化如此开放的时代,秦老同样将秦氏娟艺的手艺教授给了许多外姓子弟。通过对于此的了解,我相信秦氏娟艺在秦老默默地耕耘下一定会在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界开出一朵绚烂的非遗之花。
图为秦氏绢艺第十三代传承人为启为队员们展示蝈蝈制作过程-刘晓哲 摄
看到了身为非遗传承人的长远目光,以及将非遗文化多姿发展下去的决心。或许对于他们来讲,质朴无华的生活才能让他们与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如影随形,才能真正体会到手艺的精神所在。
图为道口烧鸡店铺 -刘晓哲 摄
安静的古街在上世纪同样遭受过战火的摧残,询得街上的老人,原来几十年年前,这里同样也是断壁残垣,但后来人们出于对古老事物事物的寄托,将这古街重整翻修了一遍。如今人们也常常来于此地,也许同我一样,感受几百年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感受古人手艺的聪颖智慧。慢慢地,我向着古街尽头走去,夕阳的余晖同样洒在这条古巷的青石板路上,我经历了太阳升起到落下的一个轮回,而这条古街每天都在经历着这样的轮回。虽然太阳马上要沉入地平线,但秦氏绢艺和道口烧鸡的非遗文化不会,这条古巷蕴藏的记忆不会。在夜里,他们是星,在白天,他们会随着明天的朝阳重新升起,而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会像这雨水和阳光一样,透进古街的一砖一瓦,并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地绵远流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1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