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来,居家半年的时间里,甚是怀念在学校的时光,也愈发珍惜在教室里学习的环境。“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句话放到现在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六小时,手机屏幕四小时,平均坐姿持续十小时,各路学生不禁感叹“我太难了!”课后和同学讨论时,经常吐槽上课过程中容易走神、知识记不住等现象,结合此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了本次网络调研实践。
首先是团队经过集体讨论,认为本次实践可以整体在网络上进行,避免了线下的聚集,保证了团队成员及实践过程的安全合理。其次,确定了调研的方式为网络问卷和线上采访,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常州的大学生及本校的一些老师。其他的具体流程便不再赘述了,毕竟在新闻稿里都体现的很详细。
在这里谈一下自己对个别具体问题的感触,近74%的同学更喜欢线下授课,不可避免基本上“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受到一些争议,回想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也不是特别努力,上课也经常走神。但好处在于随时可以寻找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复习时有专门用于学习的环境。而缺点当然也有,不然我们也没必要讨论这个问题了,比如座位太远看不清多媒体、听不清老师说话、某些使用互联网的操作没办法实际操作等。
就结果来说,线下学习的利还是大于弊。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去看另一个问题,竟然有超过一半的人疫情结束后仍然乐于接受网络授课。是否是和我一样都可以接受?因为本来就上课不认真听讲?带着这两个矛盾的答案,我们进行了对老师的采访事宜,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之后还是会以线下教学为主,网络授课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这也在预料之中,毕竟人们对打破原有习惯的事物都是感到比较陌生且带有抗拒感的,大面积和长期使用也需要从整体规划、试点选择、试点实施、完善制度等环节一步步实践。像我的高中生活,应试教育理念基本牢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语文老师谈到素质教育改革:“怎么改?谁来改?谁敢改?谁担责?”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老师想改,但他最多也只能改变个别班级个别学科,甚至学生也不认可。我应试教育我可以考985,你突然应用了素质教育,考试考不好了,谁来为我的未来负责?所以“互联网+”教育目前也是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辅助教学,即教育“+互联网”模式。
思考一下,为何钉钉、学习通等APP下的评论风向不甚友好,仅仅是因为出现了系统崩溃的问题吗?王者荣耀也时常崩溃,评价为什么不同。首先,假期间的网络授课是一种被动选择、是一种疫情间的妥协,我们人还是希望掌握主动的。其次,APP的安装是学校统一强制的,大家会有微弱的抵触心理“学校又让我们下载这种APP”,但他们会在评论区找到共鸣的人,情感共鸣会加大这种心理。最后,还有惰性因素。学习太累了,肯定是不如玩游戏快乐且放松的。人们只有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获得感才会产生继续的动力,但前几名又有多少人呢?而游戏则把这种获得的方式简单化了,极小班式对战(一般小于10人),容易让他人注意到自己;短时间内多次碰撞,总会有自己发挥亮眼的机会。假使某位同学在游戏中连续五局以上一直失败,即使不卸载短时间也不会玩了,丧失了获得感不论学习还是游戏结果都是一样的。
上面分析了一下个人关于老师和学生大多数不喜欢且不习惯网络授课的一些观点,但也只是一些个人想法,目前还在继续研究中,期待能够为“互联网+”教育行业提供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