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网络授课与线下授课对比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梅康健

2020年7月27日-7月30日,由河海大学商学院及物联网工程学院的五名同学组成的网络授课与线下教学效果分析调研团借助互联网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受疫情影响,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采用纯线上实践的模式,尽管无法通过线下的探访,但我们还是积极克服困难,利用线上问卷形式,依托较大的基数填补了数据空缺,并积极通过语音通话,视频等方式,面对面采访授课教师以及听课学生,弥补了线上实践的缺点。团队内部也定期开启线上视频会议,进行内部的任务安排和交流分享。以下是我参与本次实践的一些具体内容:

7月27日,团队进行分工,错时错峰在社交平台发放问卷,并确定了每位成员需要采访的老师和同学。在随后的几天里,我通过线上语音访谈的方式,采访了提前联系好的三位同学和两位老师,分别就授课者和听课者两个方面,了解了他们对线上和线下教学和学习的感受,两种教学方式对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以及优缺点,7月28日-29日,继续发放问卷,并在例会中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及问题增添,使更贴近团队的调研目的。四天时间内,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顺利采访了15位学生和10位授课教师,线上问卷回收工作也顺利完成。在整个的社会实践工作完成之际,我也对自己和团队协作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在面对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处理任务的同时,我深刻感受到了自身在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上存在的不足。这也提醒我要去比较的客观重新审视和评价自我,摆正自己的心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以便于积极地寻找对策去提升自我。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第二,对团队协作的认识。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主要是由大二、大三的学生。由于是自由组队,我们之间部分成员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这也让我在实践开始前,不由得担心,我们的沟通和合作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之后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我明白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我们小组的成员每一位都尽心尽力,每一位都认真负责。大家一起商讨活动的计划,各抒己见,井井有条。在队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个人特长,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整个过程,让我充分认识了解了团队协作的必要性,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圆满完成,不仅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受访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的问题。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让问卷收集和采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整个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够保持当前态势,直至完全战胜疫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关于湖南省宁乡市中小学生法律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湖南省宁乡市中小学生法律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姜薇,文法学院,法学,2018303210723)摘要:本文就湖南省宁乡市中小学生法律认识情况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中小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又处在人格尚未健全,思想…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暑假班知识普及活动圆满完成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暑假班知识普及活动圆满完成为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8月2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于南阳市新野县歪子镇…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访贫困户活动顺利进行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访贫困户活动顺利进行为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7月10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于信阳市金牛山办事处贫困老区开展走访贫困户活动。团委老师刘世翔携我院三…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浙江省东阳市参与乡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
8月20日至27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8级学生梁金梁开展了探访浙江东阳农村的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走访各乡村、街道,采访居委会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如今在乡村振兴政策下农村的发展现状,并…
关于授课效果实践研究的感悟
自疫情以来,居家半年的时间里,甚是怀念在学校的时光,也愈发珍惜在教室里学习的环境。“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句话放到现在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六小时,手机屏幕四小时,平均坐姿持续十…
湖北大学生疫情期间参与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服务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同时也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9周年,2020年9月19日19:0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田家炳教学楼A215开展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艳,团委书记陈芳,专职辅导员吴…
网络授课与线下教学效果分析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1.1社会事件背景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国蔓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
“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主题活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9月18日下午4:4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军训间隙在二期灯光球场开展“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活动,活动由学院党…
经管学子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导语:自6月11日“西城大爷”确诊后北京连续56天本地无新增的平静被打破,北京又进入新一轮紧张状态,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李海若同学在其所在社区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开展了她时长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