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的队员们组织并开展了线上贝雕交流活动——“云端探贝”,共同“云端探索贝雕的魅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四届雕情贝艺实践队创新思路,使贝雕文化与线上网络相结合,给予广大师生一个了解贝雕文化的机会。该实践队旨在更进一步推广潮汕贝雕,让莘莘学子好奇贝雕、了解贝雕、喜爱贝雕。传播贝雕文化,传递文化从身边开始,从校园开始。
图为宣传海报 供图 庄昕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队员们意识到互联网对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迅速性,并与当前疫情时局相结合,制定了“线上线下两步走”的实践方案。从设计海报、计划流程、与嘉宾确定时间、准备ppt,队员们互相分工合作。在线上方案开展的前期,队员们先是对于线上交流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整理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供师生们填写,主要涉及对贝雕的认知程度、对贝雕的好奇点、对贝雕的期许。收集在校师生们对“贝雕”这一话题的内容,以“观众导向型”为出发点设计交流会内容,经数据统计,共有304人参与了本次线上调研。 最后,雕情贝艺实践队邀请了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前海门贝雕厂厂长林汉桂先生、项目指导老师陈绮雯老师参加交流会,与参会人员共同分享相关的贝雕文化知识。队员们表示:“虽在早先已在汕头实地考察时了解过贝雕的相关制作过程了,但是每每听卢湘莹女士和林汉桂先生的热情饱满的讲解,他们又开始着迷的去聆听、去学习、去了解。”文化具无限的魅力,只要用心去研究,总是会挖掘不一样的“宝藏”
图为 会议活动截图 供图 谭家敏
在会议的整个过程中,嘉宾们分享的内容重心偏向于交流贝雕的历史与传承,林汉桂先生详耐心热情地阐述了贝雕工艺的起源与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师生对这一环节是互动是最活跃的,这也说明了,大众还是非常关注贝雕文化的制作过程的,深深的受贝雕艺术文化所感染。随后,林厂长为本次参与线上直播的师生们展示贝雕作品图片,剖析其深藏其中的潮汕文化与历史底蕴。林厂长语重心长地说“一幅幅精美的贝雕画,其背后蕴藏着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能展现出手工艺人的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人的存在才是文化的构成。”林厂长对潮汕贝雕感情深切,也表达了希望贝雕再度繁荣的愿望。是的,个人的努力是微薄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更大的,一群人又能影响另一群人。总有一天,贝雕文化会让大家所熟知。其实,人生就像打磨一幅“贝雕”手艺作品一样,需要沉稳耐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慢慢地让人生焕发出其光彩!贝雕有深深吸引着人们地方,它可以制作成各种精美的作品,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这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你就会发现,贝雕艺术一直存在生活各处,只是它逐渐被大家忽视。
随后,陈绮雯老师提到贝雕的传承可以通过新的媒介来达到宣传的作用,同时做好后代手艺人的培养、申请非遗这些方式,引起世人关注,共同帮助贝雕的传承与发展。期望在未来有合适的条件能将贝雕这门手工艺传承下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迫切希望贝雕文化能够越走越远,期盼并致力于发展弘扬贝雕文化,推动其在当今时代真正的“活起来”和“火起来”。贝雕的消逝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逝,他们希望通过宣传能让大众了解贝雕、重新让贝雕文化回到大家的视野里,让所了解贝雕之人为贝雕这门手艺的传承而努力。今天贝雕文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潮汕文化,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
图为 陈绮雯老师答疑截图 供图 谭家敏
雕情贝雕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说道:“他们会不断创新发展,探求新的点子,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推动贝雕文化的发展。”本次的线上直播方式——云端探贝活动,也是结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需求来突破的。”本次活动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期盼他们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的新出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