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之所以被传承,是因为其蕴含的浓厚的人文情感。这是这次长达六个小时的实践后,我最深刻的感触。
“哎~古有黄河我有江,山腰的安徽哟~我的家乡~啊,喝着淮河水~”老先生一开嗓,就让我热泪盈眶。安徽花鼓灯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从歌颂大禹娘娘,到祝愿丰收,从反映生活到期望未来,花鼓灯经历过曾经的繁荣与流行,也饱受过西方思想的诟病。我们看得到的,是现当代小康社会,这些老艺人纵然花甲古稀,仍然教授传承花鼓灯;我们看不见的,是那些不进斗金的年岁,他们依然的坚守。老先生的唱段里有对自己家乡的描述,有对党领导的尊重,还有对新冠疫情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赞颂。这般与时俱进,如何不令人称赞。前面的老先生唱着山歌,后面的“乐队”班子也十分激动,击着钹还跳了起来,场面好不热闹。虽然只有六个老艺人在表演,却似乎有了一个班子的热情。这个地方人的情感呀,是对这种文化的热爱。
“我6岁就开始学习打鼓,最深刻的感触是,小的时候,敲不好,经常被师傅打”冯太新老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学艺经历时如是说道,“但是要是他不严格,我一定打不出色的”。冯太新先生是冯派的第五代弟子,与金明老师同辈。他从6岁便开始学习打鼓,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但身体仍然十分健朗,讲起话来笑笑呵呵,是一位非常和善的老人。我们跟他一同走在传习所的长廊上,听他指着一张张有他的照片,笑着说,哈哈,这个是我!听他讲起花鼓灯的发源,大禹治水的故事亘古不变,女娇的真情也实在令人动容。听他说到花鼓灯是人们生活场景的写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他讲起冯派在花鼓灯三派中的地位,听他说起冯派舞姿的美妙,先生讲到这里时,眼里是满满的自豪。我们站在冯派的谱系图前观望,老先生高兴的指着自己的名字给我们看,嘴里念叨着“我的启蒙老师是,”说完便在谱系图里找,谱系图大概不太全面,老先生没找到,便有点失落地说到,之后重新换一个,名字就齐全了。这个地方人的情感啊,是对这种文化的自豪,对师傅的感激。
赵老师在动员时说到,你们要想办法把这次的调研与你们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最好是问一些与民生经济相关的问题。到达冯嘴子村后,我们并没有深入的进入村舍去了解当地居民生活的实际状况,当然这也许是时间问题,在返校交流的路上,我听到学姐说她了解到其实教学基本都是免费的,而这些艺人们的平时生活来源也并不是教授花鼓灯,政府补助也并不多。其实听到这里时,我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觉得这些老艺人传承艺术却难得回报,实在是让人心寒;另一方面,这些老艺人们不求回报,热情传承的品质又让人敬佩。
我忽然意识到,或许,仅仅是将这些文化传播出去,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便能让他们喜笑颜开。在前往冯嘴子村的路上,我有关注到其实当地的景色很美,花鼓灯作为文化遗产也是一张宣传名片。如果当地政府能够继续支持,将这个基地建设完整,形成旅游产业,或许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这么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自然值得更多人驻足观望,值得更多人敲起锣鼓,舞起灯舞。而如何把它带到普通民众的眼前,则是我们应尽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6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