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6
寒假期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 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针对各自所在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与继承等其它方面做了实践调研。
2021年1月16日上午,队员小祁前往自己所在的甘肃省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一整个上午的参观展览,小祁发现黄河唯一流过的省会城市——兰州,竟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非遗文化。比如刻葫芦、剪纸、泥塑、苦水高高跷等等。
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让小祁眼前一亮,经过与馆内工作人员的交谈后小祁了解到,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当时,东西商业往来不断,位于丝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他们从和田带过来的巨型葫芦(盛水用的),经兰州工匠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这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后来演变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而另一个让小祁较为感兴趣的苦水高高跷,是甘肃省永登县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起源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它是一门永登县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其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中国之冠。苦水高高跷的表演主要以传统秦腔本戏为内容,表演者身着传统戏剧服装,画上秦腔戏剧脸谱,手持刀、枪、剑、戟、锤、矛等武器以及扇子、手绢等饰物,踩上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的引导下上街表演。高跷上的演员有扮无唱,凌空表演绝活,似空中杂技。踩跷时演员要掌握“松紧合适帮跷腿,沉踏稳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自远望”的方法要领。
经过一上午的行走了解,非遗文化的珍贵与美妙在小祁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日,非遗文化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或是遗忘,因此努力追溯找寻身边的非遗文化,是极富有意义的。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追溯粟黍之源 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6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