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传统村落以及村落中的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1月27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龙抬头实践团队前往广州市黄埔区下沙村,参观潮汇创艺工作室,采访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师傅。
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室内挂着一副字画,上面是四个字“工匠精神”,当天工作室除了张伟潮师傅还有两位师傅在进行打磨、雕刻的工作。百度百科对工匠精神的定义是指在制作活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的体现。一个完整龙头的制作包括了续龙须、装龙髯、安龙珠等一系列装饰设计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要求精准、细心,这样才能做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龙头。工匠精神,大概讲的就是师傅们不将就做事,讲究品质,用敬业、专注、创新去展现他们对龙舟头尾制作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张伟潮的工作室 陈晓婷摄
采访中谈起申请非遗的初心,张师傅回忆起入行的经历,一开始因为兴趣爱好,自己动手能力强,初中做了第一个龙舟头,没想到反响不错,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与能力得到肯定,后来越做越大,到最后,辞去原本的教师工作,全职做龙头龙尾的工作。申请非遗,张师傅表示既是自己的想法,也是行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传统技艺不应该失传。申请非遗项目并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宣传传统文化及手艺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每一次交流都有新的发现。
采访的最后,张师傅提到:“我们走得太快,要稍微慢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根。”根在哪,追根溯源,这是人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之一,出门求学,外出工作,只有过年过节回乡一趟,家乡不仅是我们避风港,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属地。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人物访谈 邓晓荣摄)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了解不同村的文化,敬奉的神与敬畏的物是张师傅制作中觉得最有意思、花费时间最长的地方。如今讲传承非遗,除了是手艺的传承,也是村与人之间一条桥梁,在制作前商量设计样式,可以让村民回顾家乡的历史与传统,找回遗失的村落文化。大环境对非遗项目、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我们有机会重走“消失”的街景、重听“消退”的声音。或者,非遗需要我们,我们也同样需要非遗。(通讯员薛志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