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霞 肖可君 彭杉)幸福的教育在我看来首先应是“率性”的、以“生”为本的教育。《中庸》里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阐述;卢梭在《爱弥儿》中也明确提出了“凡是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的观点。他们都强调了教育要遵循自然,以此让每个不同的生命个体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生机勃发”的姿态。实习过程中,我从学生们的口中了解到,他们很多时候要上其他的培优课程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十一点多才能完成一整天的作业。对于放假他们也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因为“放假反正是要天天写作业”,这是一个学生笑着和我说的。在这两个多月里看到他们整日埋头在无尽的作业和课外任务中,我感到很心痛却又无奈。这难道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想要看到的吗。学生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教育难道不是已经偏离了“育人”这个根本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65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