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梅美与共队来到三河镇梓里村探访有着71年党龄的103岁抗战老兵黄样华,学习老兵的精神品质,传承老兵的红色记忆。
黄样华,1918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人。幼年曾经目睹三河坝战役。长大后从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奖。前国民革命军第4军59师175团通信排上等兵。于1950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为黄样华近照
当队员们刚到达黄样华老兵住址,门前墙壁上“寿星之家”、“抗战老兵 卫国勇士”的牌匾映入眼帘,格外显眼,这是属于一位革命英雄的荣誉。进屋后队员们见到了等待已久的抗战老兵——黄样华。眼前的老人脸上布满褶皱,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倒也为他平添了一份柔和。虽然黄样华年事已高,但是他与人交谈时依然精神饱满,尤其是谈到战争岁月时更是神采飞扬,他的一字一句都那么的铿锵有力。“我爸爸每次谈起抗战年代的事情都无比激动。好在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九十多岁的时候还帮我带孩子。”黄样华的二儿子说道。
幼年时的黄样华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自小便辍学开始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1943年,黄样华当时25岁,被抓丁入伍送往梅县,后走路到韶关编入新兵连。据黄样华的回忆,那个时候上厕所要打报告,并且全程有人陪同,生怕士兵们逃跑。经过略微训练后,黄样华被送往湖南衡阳,补充到第4军59师175团通讯排当士兵。军长张德能,师长林贤察,团长陶富权,排长刘明春,班长侯发贵。随部队先在江西赣州驻扎,后又辗转到湖南长沙修工事约一年左右。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渡长江时,在安徽投降编入解放军12军104团任班长,1951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国。回国后在江西上饶复员,辗转多年,回到家时已经36岁。黄样华退伍后回家务农,在家乡梓里村任生产队长一直到改革开放。
图为黄样华为队员讲述抗战故事
黄样华老兵告诉队员们,他参加过的几场战役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者。黄样华回忆,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美军为了破坏和切断志愿军的物资运输补给线,飞机24小时在空中盘旋。为了不让美军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不能够正常作息,只能白天睡觉,晚上再小心翼翼避开美军飞机活动。并且,为了更好的隐蔽军队不被发现,他们居住在深山的山洞里。朝鲜的冬天非常冷,零下三十多度。对于中国志愿军们而言,无论多么大的雨雪,衣服潮湿了也只能继续穿着。当时的中国志愿军生活条件有限,双脚穿的是草鞋。难以想象的是在那么寒冷的环境下,裸露的脚趾怎么能经受得住冰凉的雨雪。对此,黄样华感慨道,他许多战友当时的脚趾血肉模糊,在战争结束后只能被迫截肢。当我们问到黄老当时在前往朝鲜的火车上是否会感到害怕时,老人家坚定有力地回答道:“不会,我们当时没有一个人会害怕的,大家都想着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没有一个人害怕”。当我们听到这铿锵有力的回答时内心为之一震。是啊,那时候的人们有着太多我们不具有的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等优秀精神品质,现在的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事完全就是不敢想象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守护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走出来的道路,发掘先辈们的优秀精神品质,继承并发扬光大。
提起现在的生活情况,黄样华倍感欣慰:“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过去真的好很多了,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有很多社区活动,政府对我也特别关心,每个月都有很多人来慰问、看望我。”黄样华老兵从头到尾都一直带着童真的笑脸与队员们沟通,还时不时拉着队员们的手,非常和蔼可亲。他不断地感慨中国共产党的好,说到激动时还用肢体动作强调。他还强调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日后的栋梁。不断地鼓励队员们要积极地跟着党走,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作贡献。
图为黄样华老兵所获荣誉
如今,黄样华虽然已是103岁的高龄,但是从与他的交谈、他的精气神中,队员们彷佛可以看到他年轻时候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意气风发的样子。抗战老兵是革命英雄,他们参与过艰苦卓绝的保家卫国的战役,他们是人民的守卫者,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都是学习的榜样。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用在革命斗争中心惊胆战,不用在战火纷飞中饥寒交迫,不用在枪林弹雨中以命相博。现在的我们在精神觉悟上距离前辈们太远太远,唯有讲好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守护他们的心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6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