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河源7月16日电(通讯员 朱剑萍)为进一步探寻紫金县苏区镇的红色革命文化,更深层次地调研苏区红色遗址群、当地的发展现状以及苏区革命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问题,7月16日,在指导老师冯媛的带领下,湛江科技学院“南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红屋”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一齐聆听苏区革命烈士后代——钟显辉老先生述说苏区革命历史,并对其进行采访。
钟显辉老先生是紫金县龙窝镇的退休干部,今年已经86岁,有着66年党龄的他是苏区革命烈士钟海昌之子。父亲钟海昌是钟乐善的侄子,14岁时就参加农民自卫军开始革命生涯,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加入赤卫队,此后还曾配合工农革命军保卫苏维埃政权。但在带领众人在竹拐沥截击进剿炮子的敌人时腹部中枪,因伤势严重最后不幸牺牲。
图为钟显辉老先生向队员分享革命事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莉智 摄。
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苏区精神”与“红船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精神和当代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镇是一方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紫金苏区在中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创造了六个“奇迹”,即六个“最早的地方之一”,即紫金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地方之一;苏区是最早建立农民自卫军的地方之一;苏区是紫金最早建立农会的地方之一;紫金是全国最早发动农民暴动的地方之一;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苏区是最早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地方之一。
退休之后,钟显辉老先生心中一直挂念着红色基因。他的父亲钟海昌是革命烈士,自身也是党员,认为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是自身职责所在。在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指引下,钟老先生自费编制、出版了《紫金苏区革命历史资料》(以下简称“历史资料”)。这本“小册子”,真实地记录了苏区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料,其中还记录了许多为了革命流血牺牲的英雄事迹,如有无数次英勇战斗的钟乐善、钟海昌,参与南昌起义的革命先锋叶振强,还有巾帼不让须眉、不用枪炮“智斗”敌人的山歌女英雄李素娇等人。
图为队长为队员朗诵钟老先生著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莉智 摄。
编辑《教育资料》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感恩,在接受了党的几十年的教育与熏陶后,他对苏区红色革命文化有着深刻的记忆、理解与自豪感。第二点,除传承红色基因,继承红色血脉外,没有其他目的。对于群众们赞助支持出版的行为,他感到由衷地高兴。如今大部分年轻群体都不了解这段历史,因此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年轻群体了解苏区的革命历史,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只要有人想看,我都会将书赠予他。”
图为钟老先生在为队员们讲解编辑《紫金苏区革命教育资料》的原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萍 摄。
《紫金苏区革命历史资料》记录了有关周恩来同志曾两次到紫金指挥作战的事迹以及他的三句“重要指示”,即”目前队员们的革命掌心任务,第一要搞武装暴动,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第二要建立苏维埃政府,用自己的政权去领导群众;第三要搞土地革命,把土豪劣绅的土地夺过来分给农民。”相应地,此前钟老先生曾向政府提出在“红屋”的正厅专门建立一个周恩来总理的塑像,也把周恩来总理在苏区提出的三句“重要指示”刻在墙壁上,纪念周恩来总理在紫金苏区指挥作战的事迹的同时,以期这段历史事迹能广为人们所熟知,人们能够自觉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弘扬苏区精神,守护好、传承好苏区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血脉、红色资源。
在采访环节中,队员们得知,在这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钟老先生与侄子在“红屋”进行了合影留念。在七一建党节那天,他还向村名们作了传承苏区红色文化的演讲。在给予湛江科技学院“南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寄语时,他说,未来是年轻人的,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希望队员们能够重视学习,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信仰,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南夏”队伍与钟老先生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莉智 摄。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新时代追寻红色印记的步伐不会停息。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深受红色教育熏陶的群体之一,更要自觉地到紫金苏区等革命老区进行实地调研,去了解和学习当地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苏区人民敢于人先、敢于斗争、敢于牺牲,在中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一笔又一笔可歌可泣的颂歌。“南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定不会辜负钟老先生的期望,要为传播苏区文化与精神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3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