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姓安全的保护伞,山洪灾害的“吹哨人”—“导洛通山”实践队走访慰问“吹哨人”及其家庭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作者:导洛通山实践队

2021年7月13日至16日,短短四天内,什邡市所在的四川省德阳市就发布了至少五次暴雨预警,在7月15日当天一天之内两次发布黄色暴雨预警,受灾群众均得到及时转移和安置,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应对灾害得当,除了什邡市政府和人民的齐心协力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洪灾害“吹哨人”,他们是山洪灾害防治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有:1.掌握山洪险情动态,收集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数据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2.对辖区的危险点进行定期隐患排查,不定期进行监测巡查并做好记录。3.监测巡查责任人应进行雨前排查、兩中巡查、雨后核查并做好记录。4.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吹哨人”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做着微小平凡的工作,实现的却是最伟大的事业。

为真实感受“吹哨人”的工作日常,体会“吹哨人”精神,进一步拓展实践队员的视野,7月16日,重庆交通大学“导洛通山”实践队联合四川省什邡市水利局开展走访慰问“吹哨人”活动。

当天下午,“导洛通山”实践队来到位于什邡市蓥华镇红峡谷村的“吹哨人”何代琼的居住地点,与她促膝而谈,关心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认真聆听她担任“吹哨人”八年来的经历和感悟。在采访中,实践队员赵文洁问到:“您认为在防汛工作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次?”她回答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两年雨水量特别大,半夜的时候害怕突发洪水,我就头上带着探照灯去巡查,一有情况,就立刻敲锣打鼓,拉响警报,让群众跟着我一起撤离到安全点。”随后,实践队员唐代欢询问到做这份工作家人是否支持时,何代琼大姐提到:“他们都很支持我,特别是我的丈夫,每逢下雨,他总比我还要主动地去观测水位。”

随后的一个小时中,何代琼大姐向队员们诉说了她和家人这八年来工作中的种种艰难困苦:“每年七至八月份的雨季,一到下雨天,总是担心山洪会突然爆发,一想到洪水、泥石流卷走淹没人和房子的场景,我不是半夜惊醒就是整晚睡不着,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和我的丈夫一起去观测水位,监测山体动态,感觉干了吹哨人这份工作,人就老的好快。”说到这里,何代琼皱起眉头,语气中透露着一丝心酸,一些忧虑。

“一到下雨,不管白天晚上,我们都要绷紧弦,定时查看水位情况。下小雨还好,要是赶上大暴雨,我们就精神高度紧张,不停地查看水位,一旦超过警戒线,我们就是拉响警报的第一人,村民就是根据我们的警报第一时间转移。”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紧锁眉头,语气中多了一丝急促,一些紧张。

“每年七八月份,为了这个‘吹哨人’工作,我哪儿也去不了,很多时候都顾不上照顾老人和小孩,感觉亏欠家人很多。”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语气中颇是无奈。

“干这个‘吹哨人’工作没有什么钱,有时一天只有几块钱的补助,靠的就是咱们的良心,既然当了这个‘吹哨人’,我就得好好干,要负责任。”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神态变得舒缓,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干‘吹哨人’工作不图钱图什么呢?一就是,我祖祖辈辈就是这里的人,盼着家乡好;二就是,我这是救人命的工作,大家都信任我、尊重我、感激我,我这也算是微小又伟大的事业嘛。”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开心地笑了起来……

采访结束后,热情淳朴的何代琼大姐邀请实践队员们以后经常去她家玩,“头一回有这么多人这么认真地听我们‘吹哨人’讲故事,还要把我们的故事宣传出去,我一定要邀请你们大学生经常来。”实践队员们为何代琼大姐的故事深深感动,被她的“吹哨人”精神深深感染。最后,实践队员们自发购买了一些小小的慰问品,以表达对以何代琼为代表的“吹哨人”的深深敬意和诚挚祝福。

虽千万人吾往矣,像何代琼这样的“吹哨人”在什邡市还有很多个,哪里有山洪灾害隐患点,哪里就有吹哨人。“吹哨人”群体体现了面临危险仍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这样的精神正是印证了什邡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导洛通山”精神。通过此次走访慰问活动,队员们对“吹哨人”的精神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将激励队员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直面困难,勇于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团结协作,集思广益
(通讯员:林海澎)今天的主要任务还是修改和完善调查问卷,在这过程中,大家一直都积极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这很好。在讨论调查问卷内容的时候大家也群策群力、知无不言。更重要的一点是组长能…
板桥中心小学送惊喜
(通讯员:潘璁)三下乡的第五天,我们“曦望”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早早地起来,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带上电脑和穿上队服来到了教学楼办公室。同时,今天我也亲眼看到了ABC三个班的学生进行做操,以及我们…
在实践中成长(杨楚莹)
(通讯员:杨楚莹)今天是2021年7月17日,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早上伴随着队员的一声“起床啦”,我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起来便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吃完早餐后,我就来到了教室,迎接孩子们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推…
重庆交通大学学子:寻李冰足迹 传承“导洛通山”精神
7月16日,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导洛通山”实践队赴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展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山洪灾害防治调查宣传,同时对什邡市悠久的水文化进行调研。到“导洛通山”始源地寻…
传承革命精神,书写时代华章
传承革命精神,书写时代华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火热进行中为了进一步加强“红色宣讲承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对在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进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红色人物的认识,了解红色人…
风雨兼程,奔赴什邡——重庆交通大学“导洛通山”实践队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7月15日上午10点,重庆西站,天气晴好,来自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的一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导洛通山”实践队,一行13人整装待发,此行的目的地: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10点50分,实践队乘坐的…
心手相牵,为爱前行——社会事业学院“花开仲夏·‘剧’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实践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花开仲夏·‘剧’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联合新乡市延津县郝光屯小学开展为期十四天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河南师大学子与郝光屯小学孩子们的追梦旅程由此开…
特色兴农村 富裕振民生
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各级行政村纷纷探索满足本地区实际需求的振兴之路。2021年7月17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寻访习总书记足迹”红色GIS实践团在浙江…
鲁约笃行教育帮扶活动:常春藤里,学海徜徉
为弘扬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优秀精神品格,了解中小学学生学习情况,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约笃行”实践团前往烟台市莱州市沙河镇常青藤教育开展支教帮扶志愿活动,“鲁约笃…
“鲁约笃行”实践团前往草编传统手工工艺基地开展调研
为推动乡村振兴,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产业的发展,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约笃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沙河镇西郑村开展草编传统手工工艺的调研,“鲁约笃行”实践团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