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来到舟山马岙博物馆,学习了解原始时代“千年稻香村”的悠久文化历史。品味“河上阿姆渡”诸多文化遗址的古老文化特色。
参观馆内文物体先民生活之智慧
今天,阳光灿烂,在队长的组织下一起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马岙博物馆。马岙博物馆坐落在马岙镇的白马街上。刚来到博物馆门前,就见正门额匾上刻有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马岙博物馆。这是全省唯一一家展示海岛渔村6000年文明历史的博物馆。走进大门,许多远古时代的钱币、陶器琳琅满目地摆放在展示台上,一丝丝带有神秘色彩的灯光打在他们身上,似乎带领着我们通往时间穿梭入口。这些古老文物,从商朝到明朝,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独特历史发展。.
我们走得很慢,东看看西瞧瞧,看着罕见的天落奇石-石陨石等丰富多彩的展品,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依旧浸透着其浓厚的古文化气息,我们似乎依稀看到当年勤劳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辛苦制作器具的身影,在那个没有机械只靠人工的年代,他们是怎么一石一土精确地制作雕刻,并且没有一丝误差的呢?想着想着,心中不由的感叹,感叹祖先的智慧和伟大,这凝结着他们多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余光落在不远处,我轻轻走到那玻璃前,那是一处模拟的马岙土墩遗址群,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开始改变,望着模拟遗址上走动的人类,讲解员看着我们新奇的眼神,指着一处穴居说道:“这是一处半地穴式民居,展示了原始建筑最基本的形式。远看,它们都是坐落在河旁台地或坡岗上的一座座圆形或方形窝棚。近瞧,窝棚开口处有一个斜坡或台阶式的小门道通向室内,室内是个半地穴。居住面比室外地面要低,平整光滑,是一层人工仔细加工的硬土面,比室外地面要干净整齐得多;为了防潮,有的还经过火烧烤;居室里面的中心还有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灶坑,似乎让人看到这里曾始熊熊燃烧过的灶火。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半地穴式民居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先民们用智慧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杰作。如今,我们用惊奇的目光浏览这些建筑遗迹的时候,那份由衷的赞叹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我想不管是这里展示石器和陶器,还是讲解员提到的古窑址和青铜器,无一不告诉着我,人们古朴智慧的生活方式,就比如前大厅我们看到的那些大小不一的石器吧,他们不仅体现了古人民高超的石器水平,更多的是促进了那时候人民的农业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历史开头。”队员徐丽莎感慨道。
穿时空隧道,感浓厚古文化气息
来到二楼,我们在讲解员的领导下,踏入了一座巨大的清时建筑,讲解员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处古朴的卧室,屋里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对床头柜、几个大衣柜、一个梳妆台。这里的素衣架只在墩子上植立柱,再用几根横材加以联结。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小小一方卧室,却是古老的海岛居民所依赖的安梦处所。继续朝着前走,便来到了一个大的展示柜面前,几套精致的服装亮晃晃地摆在我们眼前,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一套大红棉服,做得小巧玲珑,让我想到了咿咿呀呀学语的婴儿,想必穿上这套俨然是一位小儒生了!
卧室旁边是一处正厅,正中摆着三星高照,是一处书香人家的布置。靠壁有一圈固定的长椅摆放在那些,淡淡的檀木香萦绕着这个房间。一桌一椅都让我看到了旧时的书香故居,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使我们耳目一新。
走出正厅,便来到了一处小天地,抬眼便是一首晒盐诗,讲述了沿海农民将海水制成卤的过程。旁边也贴着一块块展示牌,上面是写着沿海人民古时候的晒盐工艺。“盐之于食,百味之王。盐之于人,须臾不离。”精炼的语句也仅仅是说了个大概,讲解员补充道:“晒盐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吹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整个晒制过程有十几道工序,纯以手工操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这种古老的制盐技术已然不多见,繁琐的制盐工艺体现出了古人民厚重的制盐文化。文化而言,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正是由于古时候他们的精心劳作,钻研,才凝结了这么璀璨的文化结晶吧。“其实从另外一个层次上讲,这就是一种文化遗产,他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古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文化遗产,这对我们保护渔猎文明,传承其精髓起着巨大的作用。”队员杨菁漪总结道。
团队名称:“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社会实践调研团
撰稿人:杨菁漪,徐丽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1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