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就义,换得中华大地海晏河清。
为感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实践团团员们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习百年党史,激发青春活力”党史学习实践团参观舟山烈士陵园,体悟革命英烈们对党和国家深沉的爱与奉献。
参观陵园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往无前,英勇就义。
本次参观陵园活动,还未进入陵园内部,实践团团员们便看到高大的门洞式石牌坊上赫然题着“海山增辉”四个大字。而后,实践团团员们到达了悼念广场,广场前方矗立着一个巨型石碑,上面刻着“向烈士致敬”五个金灿灿的大字。实践团团员们见此,不由肃然起敬,在队长的组织下,有序地排队,每个人都双手置前,神情庄严地默哀片刻。石碑的一旁是一块纪念浮雕,刻画了一家人的难舍离别,烈士们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石碑后是烈士墓区,实践团团员们各自手捧白菊,排成纵队依次驻足于墓前。面朝墓碑,每个实践团团员的心中不由飘荡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各自默哀片刻后,缓慢蹲下身,将白菊献于墓前。在各位实践团团员们纷纷走向杨静娟同志的雕像前时,队长手捧数朵白菊,走到另一边烈士碑,心怀敬意,神情严肃且庄重地为烈士们送上花。
事后,队长感叹道,“虽然上课时,老师总会讲一些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当时内心没有多大的感慨,现在一到这边,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切身感受到了那样的氛围,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前进 进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走狗!”杨静娟同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与日军相抗,仍然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誓死不松口。
立于杨静娟同志的雕像前,看着她那坚毅的目光与微微抿起的笑意,实践团团员们不由陷入了深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年仅17岁的姑娘,那样如花般的年纪,就这样化作星星之火飘扬在中华大地上。在面对汉奸和日军的严刑拷打之际,杨静娟同志坚持不吐露丝毫与中共相关的信息,这是何等的坚毅与无畏。那般小的年纪,心中却怀着无限大的民族大义,忍受着非人的折磨与痛楚,眼里闪烁着中华民族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这座白玉雕像前,一位实践团团员不由唏嘘,“杨静娟奶奶居然才17岁就走了,年纪那么小,但是却那么勇敢无畏,要是换作我,我也不知道我会怎么样… …”
诚然,换作如今十七八的孩子,能否能够忍受那样的痛苦,是否能够拥有那样坚毅的心,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杨静娟同志能够置于烈士这样一个被高度评价的位置的原因之一。
杨静娟同志坚信中华民族会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会如同《义勇军进行曲》中所传唱的那般,“前进!前进!前进!进!”
镌刻心底
实践团团员们也不断前进,向陵园的山顶处攀登。途经烈士事迹陈列馆,实践团团员们纷纷入内。昏暗的光线下,看着每个烈士的生平简介,看着存放在玻璃柜中的军装与书籍,看着上级下发给舟山的电报指示,实践团团员们不由悲从中来。那深绿的军装上,搭扣着数枚勋章,每一枚勋章都代表着拥有者为中华民族的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是拥有者为中华民族出生入死的象征,也是拥有者无愧于党和国家的荣光。
革命先烈的爱党和爱国之情镌刻在心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中华民族需要他们,他们便奋不顾身,英勇奔赴。
在陈列馆的出口处,几位当代英雄的生平事迹展现在实践团团员们的眼前。这些英雄虽未战于革命年代,但却继承了革命精神,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镌刻在心底,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了社会和国家,他们同样也是当之无愧的烈士。
此后,实践团团员们顶着热辣的太阳与满头热汗,到达了顶峰。山顶正中央的纪念塔上,镌着朱德的题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抬头仰望着这座纪念塔,一位通讯组组员感叹道,“这不就是夏明翰所说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