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第二次,我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路。
第二次,却也如第一次,甚至紧张忐忑程度超过且大过于第一次。
我们的实践地点——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一个从山东坐上火车需要长达十三个小时的陌生城市。
是的,你没听错,十三个小时,半天又一个小时。是足够把腰板子坐疼坐累,把人坐的浑然没有精气神儿的漫漫长路。
一听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周围人的反应包括我们的老师,也很讶异。“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能不能换一个稍微近一些的地方呢?省内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实践的。坐车13个小时?你疯啦……”来自周围的声音。
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什么把握。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联系困难这些都足以成为我下定决心去光山的拦路虎,还不算最重要的十五名团队成员的安全。其实光想一想队长的责任重大都让我头疼的紧,还要在日常上课时完成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一切材料,我当然想退缩。有时会一冲动,想撂挑子走人,随便谁爱干谁干吧。可当我感受到队员们那十几双炙热的目光时;当我打开电脑看到改了又改的策划书时;当我重又回到四月一步一步完成选题、策划、对接时……哪一处思绪闪过,都叫我不能逃避,也不敢逃避。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我来光山。
图为实践团队与陈世法董事长进行座谈。通讯员 王娜 摄
十几个小时的车程,673公里,精疲力竭。这是原以为做不到的事。社会实践是学校规定的大二在校学生必须做的事,从4月开始组队,我们尽力完成了各项能做的事,于是照应了书里的那句——从必须坐的事开始,然后做能做的事,突然间就以为能做原以为做不到的事。
“尊敬的旅客,光山站到了,请您坐好下车准备。”如你所闻,光山到了。
我搬行李下火车,踏入了无边的黑夜。没有一丝一毫光亮的火车站,也蒙上了我内心的光,浇灭了我内心的火。21世纪了,竟然还存在没有灯的火车站。任凭我再怎么为它找借口,也掩盖不了我怀疑自己的决定的念头。
可“三下乡”不就该是这样吗?倘若处处都是灯火通明,那万家灯火之处也不需要投身基层的志愿者了不是吗?这里没有光,不更证明需要我们千千万个有志青年来照耀吗?
“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袭来!”内心深处响起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时,由不得打了个激灵。十五个青年人的到来,划破了这无尽的黑夜,我们毅然走上前去。
一座大山,隔绝了两个世界。
从前我们不知道我们多有福分,我们满足于日常,我们荒唐度日。我们在城市中,习惯了现代文明产物带给我们的便捷,时间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日子里流过,还觉得索然无味。来到光山,在太阳东升西落之间,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全部。
牢记自己,直面自己,忠于自己,珍惜记忆。这大概是每一个大别山的儿女所秉持的信念,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胜利完成脱贫摘帽,艰苦奋斗,辛勤劳作填补了他们的日常。
图为实践团队在付店村的留影合念。通讯员 王娜 摄
光山人民的理想,是实现美好生活。而我们的理想,是奉献青春自我。面对现实之间,也许残酷。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海,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长的距离?或许我们乘理想之舟航行时,会遇到潮涌,可泪的潮涌渐渐退却时,理想的岛屿就会浮现。(通讯员 朱晓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3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