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州大学党史学习实践宣传走访篇:推广红色保护,共筑红色情缘

来源: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红色文化资源保护

推广红色保护,共筑红色情缘。福州大学院赴三明市永安小陶镇“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安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实践队也用实际行动助力了红色保护。他们此行来到了大陶口村,对于大陶口村的红色遗址保护现状进行了考察,他们了解到有几处遗址预计改建成一个展厅,展览革命实践时红军战士们所使用的物件(比如各种农具、桌椅等等)。目前配套的公厕和停车场皆有建设,内部改造仍需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考察该堂的相关保护措施时,他们发现此处几乎所有的遗址都有较好的防火措施,同时为了保护标语,有几处加上了简易的玻璃防护措施。大陶口村的多处红色遗址都曾经是民居,房主多住在民居附近,实践队成员在走访的过程中也进入了几户房主的家中,询问他们关于红色文化保护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实际做法。同时队员们也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宣讲,告诉他们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保单位和革命遗址的建设办法,鼓励他们要加强对遗址的保护,积极申请遗址和文保单位。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其实大部分房主的保护意识是比较强的,但是有部分没有认识到保护红色文化重要性的房主对遗址的保护并不积极。然而,通过队员们对他们的政策宣讲、向他们展示优秀文保示范单位的成果、以及将保护遗址的精神意义和现实意义用以劝说等方式,大部分房主明确表示自己今后将会积极地接受指示,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实践队成员还积极向村干部了解他们保护红色遗址遇到的困难,队员们一一记录下来并建言献策。

走访大陶口村考察红色遗址保护现状

烽火硝烟,光辉足迹。首先,实践队来到了慎修堂。慎修堂土堡也被当地人称为上土楼,又叫正远楼。原本是民居,后于1931年至1936年间,红4军、红12军、东方军、红9军团、红7军团、红9团等多支红军部队曾在此进行革命实践活动。

斑驳墙面,不朽文字。慎修堂的内外部皆有多处红军标语,叙述着那段峥嵘岁月。跋涉千里,情藏行间。外部堡墙上的标语由于多年间常有涂抹和覆盖,看到时已经重叠了好几层,文字内容难以分辨。叠盖涂抹间,尽显时代云谲。据介绍,目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外部堡墙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和鉴定。而慎修堂内部的标语则相对保存较好,字迹清晰。而提到如何开发和保护,张委员指出,该堂预计改建成一个展厅,展览于此革命实践时红军战士们所使用的物件(比如各种农具、桌椅等等)。目前配套的公厕和停车场皆有建设,内部改造仍需充足的资金支持。

红色印象,革命荣光。在张委员的娓娓道来中,实践队成员们又来到了慎思堂、礼泰堂民居,它们也都曾经是革命实践的重要地点。其中礼泰堂是当时最大的革命实践基地,红军、国军在这里居住的时间非常长。它后来曾改建为学校,但由于时局动荡,学校建设阵地也不断转移。在考察该堂的相关保护措施时,他们发现此处几乎所有的遗址都有较好的防火措施,同时为了保护标语,有几处加上了简易的玻璃防护措施。这些简易玻璃防护措施在其他地点并不多见。

踏寻初心,路在脚下!沿着乡间小道,张委员继续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考察民居遗址。据其介绍,这些乡间小道便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曾走过的路线。想到多年前有那样一支队伍从这里走过,并最终带着我们走向胜利,实践队成员们不自觉地肃然起敬,心潮澎湃。

沿途中,他们了解到,大陶口村的人口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均衡的,并且通过政策宣讲、红色历史讲述等方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对这里的红色文化有一定认识,并且大多数村民对于文化资源保护的积极性相对较高。但张委员也讲到,有部分房主的保护意识较低,未能配合定期的清扫任务,且在旧址中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遗址的破环。而由于实际效益的缺乏,对户主们进行的相关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存在困难。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仍任重而道远。

实地访谈旧遗址房主,宣传红色保护重要性

大陶口村的多处红色遗址都曾经是民居,房主多住在民居附近,实践队成员在走访的过程中也进入了几户房主的家中,询问他们关于红色文化保护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实际做法。同时队员们也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宣讲,告诉他们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保单位和革命遗址的建设办法,鼓励他们要加强对遗址的保护,积极申请遗址和文保单位。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其实大部分房主的保护意识是比较强的,但是有部分没有认识到保护红色文化重要性的房主对遗址的保护并不积极。然而,通过队员们对他们的政策宣讲、向他们展示优秀文保示范单位的成果、以及将保护遗址的精神意义和现实意义用以劝说等方式,大部分房主明确表示自己今后将会积极地接受指示,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探讨问题,建言献策

最后,实践队成员回到村部,与张委员进行了交流。其中主要探讨了于考察参观中发现的问题。关于村中的文化遗址标识较少(如未有设立标牌进行介绍)的问题,张委员认为该问题同资金支持有很大关系。其提到,资金到位后对部分遗址整改修缮(如打造为展厅),同时于村内修筑观光道,这些建设好了才能吸引到人前来参观,标识的制作也才能起到实际作用。其次是关于部分旧址杂物堆放、屋内设施破坏严重的问题。张委员谈道,他们正在尽力地争取房主们的配合,通过宣讲保护红色文化的益处来劝导他们,但由于实际效益的缺乏,对户主们进行的相关思想教育困难重重。他坦言很多房主认为修建的资金进入了村干部的腰包,这也使得他们的劝导工作难以开展,有时还会遭到质疑。多次开展思想教育与宣讲,但是上级的资金迟迟不到位,一次又一次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这也让很多房主失望,积极性大大降低,这样的政策宣讲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对于这类难以开展工作的房主,他们只能定期召集一些党员干部进行清扫工作。

听到这个情况,实践队成员们的心情都颇为沉重。而当被问到是否会因为工作开展困难且遭到曲解而感到灰心时,张委员笑着说到,“如果我们都感到灰心,那谁来保护这些红色文化呢?”他认为不论遇到何种困境,他们都会积极地去面对、去争取,自身辛酸与否并不重要,能够将这些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好、建设好才是他们的情之所系,心之所向。听了这番话,实践队成员们深受感动,从张委员朴实的笑容中他们看到了一份赤诚、一份执着。这也是他们这几天走访村庄的过程中,从很多村民、村干部身上看到的。他们有的经历过那段红色历史,有的从小在红色故事的熏陶中成长,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依恋自然是非常深厚的。而这也让实践队成员们备受鼓舞,他们也越发希望将此次走访的考察结果、心得体会、看到的风景、听到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红色村庄,让振兴红色文化的愿望早日实现。

在大陶口村走访的这一路,实践队成员们受到了周边村干部、村民的热情接待,他们很认真、也很细致地为队员们讲述每个旧址的故事。即使是面临困境,他们也丝毫没有放弃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留存。尽管实践队成员和当地的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被红色文化所感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红色的种子。红色文化不仅仅是过去革命实践者所留下的遗迹,还有它给这片红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刻下的精神烙印。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看到了红色精神在几代人身上的延续和交融。他们也很感谢这次经历,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聆听、感受红色文化,从而更有动力去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助力红色文化的振兴和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8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实践总结及安排
从2020年七月中旬,“琼浆玉露不可及,子孙一道喜若狂”暑期实践小组成员便开始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在后半个月中,暑期实践成员走访长兴水口瑞专茶场种茶基地以及安吉县农产品电商产业孵化园等地进行实践…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线上爱心支教,用心传授知识
“二一之夏”实践小分队支教队伍积极响应爱心支教的号召,用心开展三下乡线上支教活动,极力保证能达到传播知识的最大效率,为此“二一之下”的实践队员在教学过程中都不遗余力的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落实…
“情暖童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九)——《垃圾分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青年力量的优势。海洋学院情暖童心社会实践队对留守儿童开展线上爱心教育活动。2021年7月27日由邓庭颖和魏崇龙同学…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二一”之教,让爱心之花开满大地
“二一之夏”实践小分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队员们踊跃参与线上支教活动。现支教活动仍在进行时,队员们表示,在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等方面的帮助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师范技能…
苏州大学实践团走进医院,用理想照耀光明
7月12日和14日,全体17名苏州大学“睛彩视界”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开展导医志愿服务和调研队员们走进科室,聆听病患,体验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艰辛,了解患者们的真正诉求。12日上…
相约西安旧址,追寻红色精神
相约西安旧址,追寻红色精神——“红色青春”社会实践团队大学生网报西安7月11日电(通讯员贾肖扬李田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1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仁医起航社会实践队举办“机智过人”阿尔兹海默症知识竞赛
8月1日20时,仁医起航“机智过人”知识竞赛准时在线上开展,本次活动采用线上问卷星答题的方式,题目内容覆盖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信息,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活动中真正学习到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知识,在生活中更好…
“情暖童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八)——《校园生活中的英语》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号召、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闽江学院海洋学院海志伴成长之“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实践队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与福建省三…
乡村振兴|拍摄小视频 科普中暑急救小常识
为了给广大群众普及中暑急救小知识,7月10号,情系龙乡实践服务团队的成员在濮阳市某操场拍摄了中暑急救小常识的视频。上午的任务是写视频脚本,早起吃完早餐后便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先制定好大致剧情框…
发扬延安精神,重温红色记忆
发扬延安精神,重温红色记忆赴延安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大学生网报延安7月13日电(通讯员顾高岭贾肖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延安精神对党、对人民的重要性。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延安精神,汲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