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8月4日讯】(通讯员:陈雨禾)为深入了解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的真实故事,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山东大学传承沂蒙精神调研队成员陈雨禾于山东省费县金叶小区王兆武先生家中采访这位参加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航空取样的老军人、老党员。
我亦深知,如今的我们之所以能在如此晴朗的一天里恣意地漫步,在如此灿烂的阳光下自由地微笑,正是因为有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位像我今天的采访者——王兆武王爷爷一样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冲锋在前的奉献者们。
今天下午,我将代表山东大学“传承沂蒙精神调研队”走进王兆武王爷爷家中,采访这位参加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航空取样的老军人、老党员,聆听这位老一辈沂蒙的儿女的故事。
走到王爷爷的家门口,我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铃。在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之后,王爷爷把我们带到了他的书房。走进书房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爷爷的一张大书架,上面还庄重地插着一面党旗和一面国旗,桌面上也有王爷爷还在撰写中的文字手稿。我们这才了解到,在退休之后,王爷爷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写作创作,已著有《天山的回声》、《沂蒙山的呼声》等著作。在被问及为何要在退休之后选择文学创作后,王爷爷表示:自己就想为党和国家出最后一份力量,在思考之后选择了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故事。
图为王兆武爷爷的书架。 陈雨禾 提供或许,这就是老一辈的工作者对党和国家不渝的忠诚吧!奉献自我的道路永不会停歇,无关年龄,无关地位和身份。王爷爷在退休后仍然没有停止位党和国家做贡献的脚步,正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何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躺平”的思想,对比王爷爷的作为,实在是感到深深的汗颜啊!原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来就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已。
王兆武爷爷曾三次参加包括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在内的核试验,现在身体内仍然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在回忆起那段故事时,爷爷提到,在当时穿着生化防护服去清理载有核物质的飞机时,因为防护服的呼气阀门出现故障,王爷爷本人差点命丧罗布泊!谈到这里,王爷爷幽默地向我们调侃到:“正是因为我自己的这段经历,才使得加上了现在的使用规定加上了‘使用前检查防护服的呼气阀有无堵塞’这一条啊!”
听到这里,我已经几乎无法抑制住自己心中澎湃的感情。今天的河清海晏、暖阳融融,真真切切是由无数的像王爷爷这样的老前辈们奋不顾身、赴汤蹈火所换来的!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真的在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只因为心中有理想,有人民。那么,同样的,对于我们这些时代的新青年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仍在前方,我们更应该学习像王爷爷这样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
“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死了带进棺材里”、“上不告诉父母兄弟,下不告诉妻子儿女”,以上这三条是党对当时像王爷爷这样的参加者的要求,而王爷爷他们也正是谨遵党的一切要求,毅然抛却小我的私利私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只因为一句朴实的“党和人民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图为实践队员在采访王兆武爷爷。 陈雨禾 提供和我们调研队的成员一样,王爷爷也是一位沂蒙的儿女,他在为党和人民奉献自我的同时,也始终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沂蒙精神。王爷爷的父亲就曾在抗战时期当过地下工作者,为相关党员提供情报,也不管命能不能保得住,就只想着解放,想着支持党的工作,因为共产党是为了老百姓的!我想,王爷爷这些年来选择和的行为,正是对其父亲所表现的精神的一个传承,是对我们朴素的沂蒙精神的一个传承!王爷爷及其父亲的一生,向我生动地展现了什么叫沂蒙的儿女。
前辈们所为之奋斗、所为之奋不顾身的。我们已在今天实现。然,奋斗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怀抱着临行时王爷爷赠予我的四本著作,我走向晴朗而安宁的室外,带着对沂蒙精神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大踏步走向我和其他青年一代沂蒙儿女的奋斗新征程!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传承沂蒙精神调研队 责任编辑:郑博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