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和“缬”传承工艺,共话匠人“蓝”心 ——“寻蓝韵”社会实践小分队找寻淹没于喧嚣中的蓝

来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项伟强 潘嘉豪

为更好的弘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支持者和执行者。7月中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寻蓝韵”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瑞安市马屿镇,去探寻蓝夹缬的古今秘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蓝夹缬技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地方传统印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专访、深入基层、体验制作等方式探寻蓝夹缬技艺的发展现状,旨在以实践促才干、以行动促传承、以宣传促发展,真正让非遗文化得以弘扬,让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深入农村基层,了解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困扰

调研初始,“寻蓝韵”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瑞安市马屿镇净水村,通过和当地居民的访谈,探寻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困扰。团队成员从当地生活了五十余年的王先生口中得知,净水村当地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从而使得蓝夹缬技艺出现断层现象;其次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资源有限,未能采用先进的方式推广商品;并且蓝夹缬主要是用于女子出嫁时的嫁妆,在目前的生活中发挥用处不大。

走访专题博物馆,看夹缝求生下非遗传承人的不忘初心

为全面了解蓝夹缬技艺的传承问题,团队成员来到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净水村的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进行参观交流。该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由农民合作社创办的“国字号”非遗博物馆,设有300多件成品蓝印花布、制作器具等实物展示厅,及靛青炼制、加工染坊。除展示蓝夹缬技艺外,该馆还是靛青染布、夹缬被单、板蓝根等衍生品的生产基地。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蓝夹缬”传承人、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河生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分享了自己开馆创业的故事。王馆长说,他年轻时就耳濡目染,对夹缬印染技艺有所了解,但早些年一直在北京从事洗涤机械生意。直到2007年,年过50岁的他回乡度假,得知家乡夹缬染印现状后,才萌生传承缬染技艺的想法。同时,王馆长也树立起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使命感,成立马屿靛青合作社,在发展过程跨区域吸收150多名农户从事靛青种植、炼制及蓝靛青印花布工艺制作。

王馆长详细的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夹缬技艺的基础知识,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蓝夹缬博物馆,亲手教团队成员制作扎染衣服和蓝夹缬。王馆长还和团队成员分享了他攻关彩色夹缬技艺的故事,希望将传统静态的夹缬技艺转换成现代动态的时尚艺术,这也许就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调查商业区域,了解政策支持下非遗的发展前景

为更好的调研蓝夹缬的发展现状,团队成员一行来到瑞安市玉海街道的蓝夹缬及其衍生产品的实体店,与店长金女士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访谈。金女士告诉团队成员,蓝夹缬实体店是在瑞安市政府扶持下成立的,目前店里售卖的主要是蓝夹缬的衍生产品和带有蓝夹缬特点的文创产品。金女士在谈及蓝夹缬技艺保护的时候说到,非遗保护的力量太薄弱,古老文化的传承工作很艰难,保护理念的先进也只是一种被迫的先进。在她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文化传播者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无奈与文化流失的惋惜。

共话匠人“蓝”心,探寻一路坚守传承非遗的力量

为全方位的了解蓝夹缬技艺的发展现状,团队成员一行辗转来到温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义早老爷爷家中,与老爷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访谈。胡老爷爷讲述了他的“蓝色”故事,团队成员了解到胡老爷爷从14岁便开始学习蓝夹缬的制作,一直制作到50多岁,这一做便是40多年。胡义早老爷爷告诉团队成员,蓝夹缬技艺即将失传的原因主要是蓝夹缬制作的成本较高,当时的靛青大部分主要来源于外国进口,并且现在手工织布的人越来越少,蓝夹缬已经不被现代的人所喜爱。

胡老爷爷在与社会实践团成员交流时,动容的说:“我们也想通过旅游业等的发展带动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和经济发展,可是深处大山,走出去很难,但心里一直有那么个愿望和憧憬”。

社会实践即将结束,但非遗文化的传承永远不会结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团队成员们走上了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的道理,在结合新时代的背景下,将继续探索非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越古老的东西就越需要用新的东西去带动;越传统的东西就越需要用新的方式去保护;越无法舍弃的东西就越要用科技去拥抱。当科技拥抱传统,文化得以发展,非遗得以传承,美好的未来也将得以产生。团队成员们也将带着这份探寻文化传承发展的初心,继续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走好这条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凝聚党群力量,启航新征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年学子联合基层党委举办庆党100周年华诞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荡人心的旋律缓缓响起,在听众心中荡漾开来……7月26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蒲声江韵义教队联合南洲村党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
新老年产品设计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总结
大学第一个暑假开始,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一次社会实践,主要是探访身边的新老年人,询问他们关于使用APP撰写回忆录的看法。一开始,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带着调查问卷去采访小区里老年休息室的老人们,得到的回答…
佛山学子三下乡|两帮两促:午日辅导,多彩暑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是习总书记勉励青年支教教师的真情…
预则立,不预则废-----就业指导
学校为了让我们及时了解社会就业现状,从而及早规划人生,积极为未来的事业做准备,为我们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潘晓艳老师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她结合她近几年的就业经历现身说法,让我们更直观感…
食品变质知多少
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食刻为你”队前往武汉市左岭街道,进行“食品变质的奥秘”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左岭街道居民110余人到会,左岭街道公共安全办李敬逾…
河南科院学子三下乡:童心向党,贺党百年华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之际,为响应国家“大思政课”号召帮助和引导爱党爱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孩子们爱党敬国。2021年8月5日至8月6日,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湖南大学三下乡|念乡土时光,抒支教有感——“沅起麓山下,湘识千丘田”教育服务关爱团
时光如梭,支教活动虽已经结束,但留给队员们的美好记忆将会一直存在。“沅起麓山下,湘识千丘田”教育服务关爱团的的带队老师周果子与队长庞海玲在支教活动结束后用文字表达内心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周果子老…
沧海横流方显我辈本色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积极分子的培训班,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我的收获颇多。上午的开班动员,何等浩老师的讲话让我感到激动,我也为自己成为积极分子感到无比自豪。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邓逢光老师主…
曲园学子三下乡:推动农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为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认知当前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到…
农大学子三下乡:关注留守儿童,科普环保知识
中国大学生网报福州8月7号电(通讯员:金雯霞)7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永清”三下乡实践队前往嵩口镇进行水质调研。期间,为了让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队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