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航“留声南航”团队系列采访活动|张利华老师:学立则道通,道通则艺致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声南航团队与南航艺术学院教授——张利华取得联系,采取人物专访的形式和老师开展了访谈。通过张老师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解到了张老师在艺术方面颇高的造诣,以及他对年轻人的殷殷希冀。

“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实践团队是一支由“留声南航”工作室核心骨干成员及认真负责且有团队精神的同学组成的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口述史形式记载南航历史来为校史馆填补空缺,传承发扬南航人爱校爱国情怀。

张利华老师于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进修,1991年中央美院油画系油画研修班结业。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全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曾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曾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

才华横溢,妙手丹青

张利华老师在油画方面造诣颇深,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油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八、九、十届美展、第一、三、四届中国油画展、“建党95周年全国美展”等展览。众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林美术馆等多家著名美术馆收藏。2017年于日本东京举办《视觉中国梦艺术世界行“张利华油画作品世界巡回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陈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几十家媒体作了报导。

在问及张老师创作心路历程的问题上,张老师说每幅作品只要能反映个时期的精神面貌就可以了。“我画过乡村风情,后来又画了一个恒古系列,后来又画了渔民系列。风景的话就是反映我们国家美丽的江山。那么人物呢,就是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一切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你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创作的作品。”张老师如是说。

采访中张老师也对艺术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一句话这么说的,话说一百最后要看。艺术看书是学不会的,他这个东西就是要靠手把手的教,所以应该要大量实践才对。而且要把艺术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如果不做研究不去实践,那你设计的东西就跟不上时代,也就不会受老百姓欢迎。”

见证历史,南航基因

张利华老师在南航任教了很长时间,对南航的变化和发展也是如数家珍。“那时候我们艺术学院原来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就到处上课啊,后勤我也在那上过课,砚湖边我也上过课。而且原来上课,中午也是在车里睡一会儿,没有办公室。那现在盖了艺术院楼了,也有办公室了,不一样了啊这个。”在张老师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的南航人过去的艰辛,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好的条件,也理应更加的珍惜。

张老师在采访中也谈到了艺术学院在南航这种理工院校起到的重要作用。张老师说南航设立艺术学院很有必要的,“因为我接触理科生呢,他们的思维呢是一条线的。而艺术需要的发射思维。尤其理科院校一定要设立艺术学院,它是一种互补状态,一种思维上的,精神上的互补。”

建党百年,寄语青年

采访的最后,团队也问及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有什么话想对南航学子说。张老师说:“南航在全国也是排在前几十位的学校了。如果说一个国家前几十名的学校里培养的人才都不优秀,最后都没有成为国家的栋梁,那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说我希望南航的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只要你们优秀了,那中国肯定有希望的。

“效法羲和御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在这一期的采访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张老师妙手丹青,用画笔反映时代面貌,默默无闻,做广大人民的艺术家的精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也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立足长征起点,情暖山区儿童
湖北学子三下乡:立足长征起点,情暖山区儿童为发扬人文关怀精神,实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履行当代大学生应尽的服务社会之义务,推进农村教育,7月13日至7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阳光志愿者联盟…
商学院“熹微”队:青春志愿行,你我在行动
8月7日,熹微社会实践队队员陈阳与其他社区志愿者共计21人在社区绿化工人的带领下,参与了由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组织的社区环境建设志愿活动。早上8点20分,志愿者们在集合点集中、签到,领取工具。经过简单的小…
武理学子三下乡:温暖支教,一路前行
生命是一场遇见,人来人往,而生命的遇见在于我们的选择。今年暑假,我选择去遇见随州曾都区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么熟悉的一个词语。自从出生以后,我好像就是留守儿童了吧,父亲出去务工,每年只能…
地球减碳行动组:针对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采访
二十一世纪,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的增加诱发了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当下局面,习主席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发出宣言,中国将提高国家…
大手拉小手,织出五彩梦
7月27日,是我们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来到随州市万店镇支教的第二天,回想起来到这几天的点点滴滴,感觉收获颇深。在这里不仅很累,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决心,体验老师的辛劳,同样也是一种享…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现代诗词鉴赏
7月1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守望者三下乡队伍的老师们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现代诗词鉴赏课。学习的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和《乡愁》这两首现代诗。志愿者老师带领小孩子们先朗读诗篇,让小孩子们先对…
武汉理工学子“三下乡”:赏大国之重器 绘未来之光景
2021年7月30日下午3时,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继续进行,实践队队员董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名为“锦绣‘帆’华”的特色绘画课。全体同学最终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绘制在帆布包上;所有实践…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我的“理想”
2021年7月14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守望者三下乡深入湛江市麻章区西湾村经行第二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为孩子们开展了一节理想班会课。很多小孩子会问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
一条大河波浪宽:中石大学子前往京杭大运河沿线开展社会调研
7月25至3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美丽中国致远实践队一行前往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北京市通州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京杭大运河沿线乡镇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比京杭大运河不同地点依托各自…
一条大河波浪宽:中石大学子前往贾汪区开展社会调研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段旋律经久不衰,传唱至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大河,而对于运河沿线的百姓来说,这段大河就是那条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