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我跟随“风之彩”实践队来到了槐林镇,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小镇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旨在了解槐林渔网的产业链和促成产业实现六次飞跃的原因,并为与黄麓镇做比,探究企业文化、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做铺垫,从而为两个镇子的乡村振兴谏言献策。
出发前,我在脑海中构想了许多槐林镇的样子,我想,它或许是鱼塘众多,渔夫带着草帽在一曳小舟上撒网,鸟语花香,世外桃源一般。我想着,鱼塘众多应该是槐林镇渔网业发达的原因。到达实地进行调研后,我发现,这座“中国渔网第一镇”与我的想象只重叠了“鸟语花香,世外桃源”。
下午四点,在七月份的烈日下,汽车缓缓驶进小镇,道路两旁是各种烧烤店、面馆、甜品店,种类繁多,人们在摊前留足或是忙碌。在道路的延伸处,拐弯之后又是一片新天地。这条街很整齐,不比闹市的喧闹,平均每十户店就有九户的牌匾与渔网售卖有关,这么多家小店售卖渔网,相隔距离还如此之近,不会产生恶性竞争吗?座谈会上,槐林镇书记解答了我的疑惑。
书记介绍,企业批发,个体户零售,渔网的种类和受众很多,很少会有恶性竞争。渔网产业广阔,单成品渔网的种类,可高达几百种。人们根据目标鱼群的种类、大小、位于水域的深度等制作不同颜色、不同网格大小、不同长度、不同韧度的渔网,制成的渔网大多销往国外,少部分内销。且槐林地处安徽省巢湖南岸,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仅2万亩,加上“禁捕令”的推行,槐林基本没有渔民。企业为外包制,将除染色、包装的过程包给农户,并提供相应的网机,一台渔网机年收益大概为10万元。
我想,槐林镇是“渔网织出幸福,企业带动小家”。
座谈会长达三个小时,一番交谈后,我惊讶于祖祖辈辈的传承、积淀,也钦佩于祖辈的敢于开拓、勇于学习,将渔网产业链带向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我发觉,当地渔网产业的蓬勃是源于小镇历史的积淀、当地人民的勤劳聪慧。槐林人在制作渔网的氛围中长大,渔网产业链成熟,其精细化与复杂化成功对接各个年龄段的劳动力,村子里,每十户就有九户参与渔网产业链。对于他们,熟悉织网机、装浮子与坠子是耳濡目染出的能力。人们卯足了劲,进行渔网制作,驶向海关的物流车上是一个又一个包裹严实的大蛇皮袋。所以时至今日,渔网产业历久弥新。
渔网制作步骤可复制,历史积淀和劳作氛围却不可复制。我想这也是槐林能成为以往特色小镇的原因。
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们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的周围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古时,人们因为农耕文明聚集,今日,槐林因为渔网文化振兴。我更加能体会到乔治·爱略特的那句箴言,就所有的生物而言,即使最强烈的内在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出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造成的。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是浪潮来袭,前面的浪花也会不自禁地向前扑去。是环境的力量,因为做着共同的事情,所以相互鼓励、越做越好。正如槐林的渔网文化,团队的团魂,企业的企业文化。
今日的三下乡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渔网产业的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更让我明白了氛围重要性。今后,我要做一个勇敢的人,脚踏实地,且常常鼓励他人,起到带头作用,和伙伴们一起创建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借前人开创渔网产业六次飞跃的刀去拨开前路的云雾,探索一片新的天地。
生活的钥匙,也正如天上的云,有团魂,有勇气。敢于聚集孕育雨滴,也勇于退散,各放异彩,形成“马匹”、“爱心”的漂亮样式。我们像天上的云一样,相聚在天空,当我们不知道该往哪走时,就走大部分人所走的那条路,如果想要不平庸,那我们就要比平常人更优秀。如果我们有自己的明确方向,那么我们就像一只知更鸟中所说,哪怕知道自己一定会输,也全力以赴 。一定会有开拓者,也一定有孑然一生、忙忙碌碌的存在。而每一种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倘若我们成功,我们应该回馈社会,因为社会和时代提供的机遇、福利在我们的成功中功不可没。就像槐林大企业打开外销路,带领一家一户一起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