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学子三下乡:农旅结合拉动乡村振兴,千亩荷塘开出幸福未来

来源: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是个人精。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意见》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月16-17日,苏州大学“农旅结合,藕遇幸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的衔接点上,基于百朋镇农旅结合的发展成果,考察发展状况,学习发展经验,思考未来方向,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产业振兴筑牢根基

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百朋荷苑景区的展示厅,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负责人向团队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莲花茶、编制鸟笼和百朋玉藕,这也是百朋实现农旅结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九品香水莲花花朵硕大,花色鲜艳美丽,每一个花色有不同的花香及味道,做成的香莲茶十分受欢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非遗项目编制鸟笼,双双巧手编制而成的鸟笼结实质朴,不仅为百朋镇带来了经济增收,而且带动了很多贫困户就业,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体来说,坐在家里就能编织的鸟笼免去了他们许多烦恼。百朋镇也积极举办鸟笼编织技能大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本地传统工艺。

至于最重要的百朋玉藕,曾任第一驻村书记,长期扎根基层的当地负责人这样描述他亲眼所见村民们的辛苦劳作:“看似简单的挖藕,实则需要巧力和耐力,还忍得住淤泥的腥臭,耐得住蚊虫的叮咬。村民们平常挖莲藕都是从凌晨3点多开始,一直忙活到清早,6个多小时能挖200多斤的藕。这片荷塘的莲藕,要在40天之内全部挖完。”尽管如此,村民们在挖藕的过程中都干劲十足,结伴劳作时常喜笑颜开,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同时,百朋镇镇政府也为藕农们的好收成保驾护航:在乡村振兴阶段,百朋玉藕有了自己的商标品牌,而且拥有自己的电商交易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的现代化运营模式。

乡村旅游正当其时

团队的第二站来到了百朋荷苑景区进行参观学习,在负责人的介绍中,团队成员了解到2020年,百朋荷苑景区焕然一新,在11月3日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颐居美丽乡村依托百朋怀洪村的绿水青山、荷塘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通过“乡村+旅游”的模式,打造一系列产学研游乐购的旅游产品,增加景区的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让百朋荷苑一年四季都能一站式满足游客的出游乐享需求。

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开始了探索实践之旅。在观赏学习酒店、乐园等项目在开发建设中亮点与经验的同时,亲自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包括把新鲜黄牛后腿肉去筋去膜后加入特制纯天然植物香料的百莲香牛肉干、每年9-11月柳江山区一带纯人工挖取的土蜂蜜等等。百朋依托乡村优势资源,开发出了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产品,在丰富景区产业的前提下打造乡村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实践团到达时,恰逢百朋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之第十届荷花文化旅游节——“荷颜乐色”民乐演奏会。在对前来参观的游客的采访中,受访者覃大姐开心地说:“民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遗产的瑰宝,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它!在这万亩荷塘听着音乐,赏着荷花,我跟家人朋友都很是享受。”

演奏会结束,负责人告诉实践团,这里经常举办特色文体活动,就在前不久进行了第十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暨第六届艺术节开幕式,将荷花文化旅游节与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有机融合,在舞台设计、文艺演出、子项目系列活动等都融入红色元素。其实不仅如此,覃天官同志在旁边补充道,“作为安保人员这一段时间工作是比较劳累的,由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导致需要工作人员时常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但是,疲惫不足以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在工作之余也收获了不一样的快乐。他提到,上次进行了一场百人婚礼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看着每位在场人员脸上洋溢的幸福与快乐,他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结语

在参观中,当地负责人多次提到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密切联系,也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深思。乡村振兴阶段,地方需要充分调动自主性和积极性,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发展为成熟的产业体系,打造出自主品牌。以百朋镇为例,基于莲藕种植发展出了荷花观赏,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农旅结合的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顺畅,百朋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万亩荷花开出了百朋镇的美好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2022年1月2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宣讲队,积极开展系列宣讲活动。1月2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研支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 高萁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精神,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于2022年1月27日下午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活动精神宣讲,高萁作为……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宣讲会于1月24日在线上召开,本次宣讲会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 李芸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6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 代李蓉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为加强中小学生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7日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清源担任本次宣讲的主讲…… 叶清源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法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加深广大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在普法教育中彰显山大力量,1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琪悦以线上的形式,向吉林省磐石……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实践调研活动顺利完成

8月25日,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顺利完成采访调研活动。从线上开会讨论、明确分工任务,到成员积极寻找优秀抗疫工作者,进行线上、线下采访,再到编汇采访素材,形成…… 聽说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烟火星辰——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这是我第二次加入学院的实践队,本次的课题与上次有所相同,寻找的对象都是周围的优秀人物,而本次的收获比起上次多了许多,也在各个方面成长了许多,很幸运加入继往开来实践队,也很高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
交通工程学院“以公益化桥,伴服务前行”团队在重庆吴家镇开展公益桥梁测量设计
7月28日,交通工程学院公益桥梁调研团于重庆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开展公益桥梁前期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调研工作,通过走进实际环境、贴近基层等形式,团队成员以有效的技术手段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后期桥…
国情考察,民生建设
近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方面,为进一步了解,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国情考察,心系三农”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再次来到了兰考县的东坝头镇的边缘地带。成员于…
山东滨州学院学子三下乡:不忘初心习党史 白驹过隙薪火传
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9日电(通讯员宋文清王伊凡)过去的笔墨泼洒出的是壮丽与热血,未来的电子科技规划出来的是青春和传承,历史会被遗失在时间的齿轮中,但总会有传承者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段历史,奠基出…
学抗美援朝,习爱国精神
传援朝精神,圆中华伟梦1950年,朝鲜战争在一江之外爆发。为了抵抗侵略、保家卫国,13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正义抗争打响了…
滨州学院学子三下乡:唱响红色序曲 传承革命基因
中国青年网滨州8月11日电(通讯员张逸政)8月8日,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追梦人·信仰课堂”党史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辉的带领下来到滨州市滨城区文化馆、高杜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红色艺术…
三下乡感悟:承载红色历史 铭刻红色记忆
“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时强调的内容。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嘱托。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做党的故事“主讲人…
观青岛解放,感革命精神
观青岛解放,感革命精神2021年暑假,与班级上的同学组成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也邀请了马克思学院的王奇老师作为团队的学术导师一起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扣“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在青…
滨院学子三下乡:悟老渤海精神 树正确党史观
中国青年网滨州7月28日电(通讯员郭洪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新剂。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江山永不褪色,在…
传承千年经典,滋养文化自信 ——文学院盛夏萤火虫服务队开展《论语》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青年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