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9日电(通讯员 宋文清 王伊凡)过去的笔墨泼洒出的是壮丽与热血,未来的电子科技规划出来的是青春和传承,历史会被遗失在时间的齿轮中,但总会有传承者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段历史,奠基出新天地,燎烧起新的火光。为了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传承红色基因。7月16——7月19日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追梦人·信仰课堂”党史实践团调研人宋文清和王伊凡分别深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石莲子镇汪崖村拜访党龄50年的老党员李陈秀,以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海村开展党史讲解活动等形式追溯红色文化,感悟百年党史。
再回首往昔似梦,再仰头红星依旧简简单单的房屋中,记录着点滴生活历史的旧照片在昏暗的灯光中仍能看的一清二楚,已70岁的李陈秀老同志一身军服,身子仍是硬朗。一支笔,书下一段年华,划下一簇希望。7月16日,宋文清于临沂市莒南县石莲子镇汪崖村拜访了党龄50年的老党员李陈秀。
李陈秀老同志见证了祖国在党的带领下走向繁荣强盛的过程,他于70年代参加祖国大西南三线建设,后转陕西襄渝铁路及青藏铁路(即“天路”)建设。在同李陈秀老同志交谈中,宋文清对中国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困难等方面提出了询问,李陈秀老同志耐心地为其讲述并解释。李陈秀老同志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以及长期深入农村基层工作,致力于农村建设发展行动激励着这位新时代的接班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与李陈秀老同志的对话和交流,使得调研员宋文清深刻的明白了,中国近现代的辉煌历史正是由这些在基层辛辛苦苦劳作的人民工作者缔造的;是为人民做牛做马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曾经李陈秀同志那段艰苦奋斗的时期,还有未来青年崛起的时期。历史不应被遗忘,更不应该仅仅只有那些革命老同志、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知晓,而是应该同长江黄河一样,永不停止奔腾的脚步。
沧海桑田党史传,世事竞迁心不改干净利落的小院子中,红纸黑字的春联显示着生活的康乐,口口流传的不仅仅是一个风起云涌时代,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征途,过去让人们相遇,未来使人们奋进。7月19日,调研员王伊凡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海村开展了党史讲解活动。经过调研员王伊凡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她发现村民党史知识相对匮乏、党史传播缺乏正确引导。
调研员王伊凡在与宋文清进行情报共享后,利用自己的可利用资源和条件,认真学习党史和当今国家的一些基础性大政方针,以农村中老年妇女为主要讲解对象,以胡同为单位,深入到村民家中,采用讲与学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朴实的语言,对党史进行细致讲解。
讲解过程中,一些老妇女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进行补充。这些补充和见解使王伊凡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双方在互相讨论与交流中穿插了对当今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解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帮助村民们对当前中国和平稳定积极进步的社会有了全新的领悟。
调研员王伊凡通过此次党史讲解活动的开展,倾听了农村妇女的心理诉求,也更深入的了解了群众的思想动态。她更深刻意识到群众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党史教育让党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爱国情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她也意识到抓基层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基层群众对党史学习教育产生共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走进群众、融入社会、深入人心。
党的历史永远都不会被遗忘在时间的齿轮,它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承载于人的精神和信仰之中。它包含了党的百年艰辛历程和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包含了那些老革命党员为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党史需要讲清楚、讲明白,让人民听得懂、能领会,使人民切身感受,深刻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追梦人·信仰课堂”党史实践团作为已经手握那个越烧越旺的火炬的传承者,积极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在熟练掌握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于生活中,传承着党的历史的火炬,更传播着党的精神的火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