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地丰碑]——以渔代鱼焕新生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孙家轩

以渔代鱼焕新生

——记林州市桂林镇琅沃村第一书记李保江

医者仁心,走街串巷,悬壶济世,桃李芬芳。

2017年,时任林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的李保江李书记,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下乡,以帮助更多的贫苦百姓改善生活。李书记驾车数十里,驻扎桂林镇琅沃村,以第一书记的名义,老百姓公仆的身份,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开始了他多年的驻村生涯。

肩并肩 搞基础建设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李书记驻村伊始便四下走访,了解村里每户居民的生活情况,并对村里的村容村貌、基建工程和党委工作环境等做出了初步的评测。要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与众多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

要致富,先修路。“这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村里面的条件很不好,村里面路不好,每逢雨季,群众出行不太方便,所以道路硬化方面很受重视”,李书记如是说。在他驻村期间,硬化村里道路5064.8米,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他还联合村里的其他党委成员成功引进了一座8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修葺了老年活动中心,建起了村里的文化广场,购进多台农用器械,并在全村各处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目睹了琅沃村的众多发展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手把手 携村民致富

琅沃村是太行山山区的贫困村落,四面环山,土壤贫瘠,四季干旱少雨,庄稼全靠天收,村里孤寡老人很多。李书记刚到村里的时候,逐户走访,认定贫困户21户,他积极向上级反映当地情况,主动向村民讲解国家政策,将“两不愁,四保障”落到实处,为所有贫困户建档立卡,分发电风扇、油盐等生活用品,为村民提供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到2019年,只剩下5户贫困户,其他村民基本脱贫。

每户贫困户家里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残致贫,还有的家里缺少劳动力。针对不同的情况,李书记给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解决方案。他结合医院长处,定期为村民免费发放医疗物资,主动带残病患者到医院定期检查,而且针对不方便出行的贫困户会有医生定期来村里上门体检看病。李书记还带领当地村民种植板蓝根等药材,由医院直接高价收购,收益颇丰。围绕板蓝根的扶贫项目还在当地成立了一个产业扶贫基地,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重要项目。

除此之外,李书记还帮助当地村民修缝纫机等日用器械,帮助那些尚有劳动能力的人靠双手赚钱。“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给贫困户钱,最起码要有造血功能,不能单纯输血”,李书记如是说。

心连心 助疫情阻击

今年年初的时候,疫情特别严重,李书记想到村里的百姓无人安置,决绝的与家人分开,很长一段时间都留在了村里。

李书记说:“当时村里面主要缺少口罩,购买的途径比较少,价格还挺贵,乡里卖的是8块钱一个,消毒液等其他必需用品乡里会发放,后来医院也专门派人去村子里送了一部分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测温器等等,相对来说缓解了当地防疫物资的困境”。李书记还在村里的重要路口街道定期安排党员干部站岗,严查来往车辆行人的体温,还会进行登记。为了村民的安危,李书记和其他党员干部尽心尽力,严把疫情关口。村民们也很近人情,服从组织安排,共同助力疫情阻击。

李书记还提到,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好多乡村产业的扶持发展都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一方面,关于撑起整个产业扶贫基地,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采摘农作物,还需要有人来管理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关于拓宽农副产品的销路的问题,大学生了解网络直播带货、网购等新媒体新途径,肯定会极大的拓宽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带活村里的经济发展,实现真正的脱贫。

“上上百家门,听听百家声,看看百家事,解决百家愁。”李书记作为党的先锋,真正把村民百姓作为自己的再生父母,尽心尽职,一心想把村民的生活搞好,是人民真正的榜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河科院学生走进红色景点,传承红色精神
大学生网报平顶山8月11日电(通讯员杨小琦)8月11日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以“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线,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河南科技文法学院“红色普华夏”队于上午七点乘车…
以萤火虫之光点亮盛夏 ——文学院盛夏萤火虫云实践服务队开展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
百年根基,来路迢迢;千秋伟业,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一百周年诞辰。在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为党的建设,为国家的繁荣,为人民生活的安康,鞠躬尽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值此之际,为…
[大地丰碑]——坚守初心,为民服务
坚守初心,为民服务,认真当好第一书记——记井研县竹园镇烈士村胡茂森同志先进事迹胡茂森同志,中共党员,现任井研县竹园镇烈士村(烈士村、通光村合并新成立的行政村)协助第一书记,原任通光村第一书记。…
关爱老人,走近敬老院
为加强对老年人生活的了解和关心,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候鸟归乡实践队成员于2021年7月24日至8月1日到贵州省兴义市康颐家园敬老院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对敬老院内的老人们进行慰问和照顾…
兼职学习,探索教育
兼职学习,探索教育近年来,为解决乡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难题,早日达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目标,国家的投入、付出不可谓不大。合格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信息化建设等不菲的投入让大…
[大地丰碑]——从己脱贫,带村致富
从己脱贫,带村致富——记威远镇后所堡村贾金忠同志先进事迹贾金忠,男,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威远镇后所堡村村支书。2000年独立规模养殖,带动农民规模种植药材等,实惠共享,带动全村人民开荒种地…
观“陇头朱”之经验,助义乌乡村治理
为探索乡村振兴奥秘,积极响应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赴金华“百名学子寻访百名驻村干部”实践团于7月31日深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基层实践调研。实践团…
青春心向党,吾辈当自强
时光荏苒,在三下乡实践调研结束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坐在星光村的摘星亭,观赏满天繁星,俯视着此刻温柔静谧的乡镇,在晚风的轻抚和阵阵蛙声中回顾这几日的经历。我们是在傍晚抵达星光村,比起早上的骄阳,中…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一“绣”二“研”,迥然相异
2021年,在老师的介绍和引荐下,我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带队老师鲁盛康老师和杨兰芳老师为我们所以参加实践活动的队员精心讲解到,“志远”志愿服务队是基于后疫情时代的背景…
郑州烈士陵园暑期实践
缅怀先辈·追寻引路人的足迹为响应“学百年党史,守初心情怀”的号召,在建党百年之际,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新青年”暑期实践小队于七月在郑州烈士陵园进行为期八天的实践和调研。活动中,队员在烈士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