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是流传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一带的民谚,反映的正是当地延续2000余年的一项特殊的年节旧俗:铺红席。为更好的了解泊里红席的传承现状,挖掘红席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8月10日,走向振兴队赴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寻访传承千年的红席文化。
实践队员到达泊里镇附近时,大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土层薄映入眼帘。“这种丘陵上有很多砾石,土壤质地粗松并且呈微酸性,非常适合高粱这种高秆作物生长,泊里红席编织用的高粱茎秆就取自这些田野中。”搭载实践队员的出租车司机说。
“找编红席的人呀,我知道,我带你们去。”到达张家村后,队员在杂货铺老板的带领下找到了红席传承人肖长全。与想象中的豪华的工作室有着天壤之别,眼前低矮的茅屋里竟是编席的场地。弯腰进入茅草屋,肖长全拿着一把刻刀,正在捋顺席上的一根篾子。
篾子薄如丝绸,摸起来十分光滑。在队员好奇的目光中,肖长全介绍了红席的制作流程:“先将红、白高粱秸秆在水中浸泡8个小时,再劈成3至4毫米宽,把里面的瓤刮净、刮平,修成平滑、光亮的篾子,白色的篾子还要用硫磺熏,编席时要用比席子宽度长40厘米左右的篾子起头。”说着他抬起手中的红席,向实践队员展示红白两色的篾子。
红席的制作工艺独一无二,制作工序从去根、剔稍、捆坯子到破刮篾子、编隔子,多达20余道。一领普通规格的红席,从起头到编成,一个好手从早编到晚也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打我记事起村里就开始编席了,几乎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在编红席。”肖长全说,他六岁就开始学编红席,已经坚持了六十多年。
当被问及为何要在低矮的茅屋中编制红席时,肖长全叹了口气:“为了保持高粱秸的柔软度,编席子的屋子必须保持湿度,所以,要在一种半地下的房子里进行,还要时不时往地面洒水,屋里的炉子也不敢太旺。冬季潮湿阴冷的环境和长期蹲坐在地上编席,我们很多人都因此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说起泊里红席的历史,有着很多版本,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孙膑染席。距今2000多年前战国孙膑遭庞涓陷害,曾漂泊寓居于泊里一带,身无长物,生活穷困,见当地百姓广泛种植高粱,秸秆(秫秸)弃之无用,便将其劈成篾子,编成席子铺在地上做炕当被。秫秸原为白色,因孙膑被施膑刑后膝伤未愈,编席时血流入席的纹理,遂染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
红席之名的由来,当然与孙膑的膝伤无关。通常用作原材料的高粱秆都会取红白两色,交叉编织出不同的花纹,自然就具有了红的色泽。红色,不仅指代花样之丰富,也寓意红火和喜庆。不过,为纪念这位名冠中西的军事家和思想家,泊里人习得并传承孙膑的方法编席铺炕,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由此流转绵延两千年。
“我只知道前期在大集上调研时,卖席子的商家和我说泊里红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因为普通的席面只有十几元一平方米,但是泊里红席却要四百多元一平方米,今天亲自来看才知道什么叫做物有所值。”实践队队员姜筱桐感慨道。
如今,泊里镇相继成立了泊里红席协会和青岛泊里红席生产专业合作社,组织了编席技艺大赛,选拔出了红席技艺传承人,专项扶持奖励之外,还成立了红席专业推广公司,不断引进高水平工艺美术公司,辅导提升红席品质,实行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手艺人重拾这一古老技艺,使泊里红席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的传承和新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