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食济而上”社会实践团之济南美食故事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宋晓凡 赵欣欣

古有曹操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今有小编云:何以解忧唯有美食~

没有什么问题是美食解决不了

如果有就再来一顿~

生活艰辛,唯有美食治愈人心

千错万错,当个吃货总归没错!

餐品一:把子肉

身在鲁菜发源地,大到九转大肠、黄河鲤鱼,小到油旋、甜沫,济南其实有无数拿的出手的美食。但只有把子肉,是所有济南人的心头肉。

把子肉身世久远,早在《金瓶梅》中就曾出现“巴子肉”的相似音,坊间更有祭祀用肉和桃园结义专用肉等一系列身世传说。听起来标签不得了,其实,把子肉就是不甜版的大片红烧肉。因为孔子有“肉切方正、无酱不食”的古训,所以济南的把子肉强调酱油的重要作用,不用盐提味,把五花肉切大片,用大量酱油卤制。

把子肉充满着酱油香气,大片肉咬下去肉感十足,简直是为肉食者而生。不过把子肉也不单是一块肉,几大要素缺一不可。

把子肉的原料一定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吃起来不会干柴。因为把子肉通常是肉挤肉的卤制,受热不均肥瘦分层也不尽相同。

把子肉名字最靠谱的来历,就是蒲草绑肉的“扎把说”。蒲草是一种长在大明湖里的植物,用蒲草把肉绑起来煮,肉很完整,不会煮散,还带着蒲草的清香。

米饭,绝对是把子肉的灵魂伴侣。在把子肉界有“大米捞饭,把子肉做浇头,吃饱喝足无忧愁”的说法。捞饭可不是一般米饭,先把水烧开,把米倒进锅里,捞一遍再放进竹笼屉里蒸,这样做出来的米实在不散。米饭端走之前要浇上一勺神来肉汤,才算圆满。

餐品二:糁汤

《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在4300多年以前,中国烹饪的先师——彭祖,曾用野鸡配麦糁制作的雉羹献给尧帝,得到尧的赏识,封邑于大彭氏国(今徐州市)。雉羹是啥汤的前身,可谓中华民族最早的汤羹。屈原《天问篇》:“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之长。”记述了彭祖善作雉羹受宠于尧帝,被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相传彭祖是以野鸡、稷米煮成羹,和以盐、梅,为中国最早烹与调的结合,这是中国古就留名的第一个菜,故号称“天下第一羹。”

看似一碗简单的汤,实则做法却很有讲究。

首先,将洗净的老母鸡、猪骨、麦仁投入甄锅,用大火煮熟再用小火煮烂,这一步需花费16个小时。随之,将剩下的鸡肉和麦仁放在甄锅继续煮,并加入淀粉,边加淀粉的同时边用筷子搅拌开来,用大火烧开,这一步要经过三四次才算完工。有的糁汤还加进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八角茴、小茴、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药料,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

汤味入口鲜咸,汤味厚重。一碗下肚,劳顿饥渴顿消,暖人心肠。

远在他处的你

也许惊异于一处新地方独有的回味

但细想来

唯有家乡美食最是摄人心魄

把子肉、糁汤

何尝不是济南人家乡的记忆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3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初心恒不忘 家风长相传
大学生网报合肥8月15日电(通讯员黄茜)永远眼党走,奋进新代,7月17日-23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合肥市“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青春砥砺十彩课堂”教育帮扶团队团队前往合肥市凤阳一村社区快乐家园儿童俱…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今天是我们来到郧西县土门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支教的第十天,我们一行志愿者也都对自己班上的学生有了足够的了解。在来到土门镇支教之前,我几乎没有接触过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从小都是在爸妈的陪伴下长大的,…
安财学子三下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安徽财经大学践行追梦者实践团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首先就近选择一家预防接种门诊。探寻在疫情下的医院防护以及救助措施等情况。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这个新型病毒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
爱心支教,一路向阳
2021年的暑假对于我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不只有夏蝉的长鸣,漫天的繁星,还有支教生活的15个日日夜夜。一直盼望去乡村支教的梦想终于在这个夏天实现了。我们一行11人,虽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却都怀着…
走进洛川 那段红色记忆
在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上,有一条神圣而伟大的路。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过南北。在这条路上,曾有无数的革命战士殒身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里;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埋骨在那巍峨的雪山之上。就是这样一条危…
“食济而上”社会实践团之济南特色早餐小吃美食介绍——“油旋回”和“添末儿”
为了感受济南美食背后的故事,宣传济南市的特色美食文化。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食济而上”社会实践调研团于暑假期间,对济南特色美食进行了调研。油旋和甜沫是济南著名的特色小吃,也是老济南人生活…
户部山古建筑群调查总结
7月1号至7月4号,我们团队针对户部山古建筑群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调查活动。作为团队第一小组的成员,我们的任务是实地调查,向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人了解管理使用情况,制作调查问卷寻访当地居民以及最终完成调查…
倡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宣环境保护,利在千秋
垃圾分类,是近年所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它能够大大减少填埋,焚烧的垃圾数量,以削减环境污染。也能够让仍有使用价值的垃圾,能够再次发光发热。其最先在上海试点,后逐渐在其他各个城市推行,已…
走进户部山,探访古居现状
古建筑被称为“历史技艺的符号”和“城市发展的链条”,为调查徐州市古建筑保护现状,探寻历史文脉,8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院级重点暑期实践团“且行”队,前往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群,对当地的古建筑修缮情况进…
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马磊小分队:重走长征之路,探访革命老区,学习红色精神。
追溯长征:红军的长征改写了历史,改变了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通过历史的巨变,回首80多年前苦难与辉煌的日子,红军一路来到老根据地人民救济院,在自己缺医少药、缺盐少食等救命之物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