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自身的暑期生活经历,同时提高大家对于党的伟大红色精神的了解,以大学生身份参与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提高作为共青团员的责任感和实干能力,组织了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此次活动获得了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帮助,江苏科技大学电信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9级三班的团小组第四组成员进入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进行活动。以实地参观的形式在纪念馆内开展活动。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严酷的刑难, 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 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
走着走着,浑然不觉已经到了最后,虽然很不愿意,但我们还是来到了瞿秋白最终被抓捕行刑那一段。但越到生死关头,越能体现一个信仰之崇高,人意志之坚定。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到达罗汉岭,选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是不朽的。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
本次实践活动举办的很成功,团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先辈们的遗志由我们去继承,代代不息,薪火相传。
瞿秋白先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荣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思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这次参观瞿秋白故居,我感慨颇深,先辈以理想照亮道路,用革命点燃生命。作为新时代青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不断增强责任感跟使命感,传承好党的优良品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愿同学们都能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党史里汲取力量,始终保持大无畏的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做出更好的成绩,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对于我们大学生,我们要追寻烈士的足迹,锻炼和提升自我,为中国复兴之大业,继续开拓进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