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计队:走进乌兰格日勒嘎查,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广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优势为社会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本着这一目的,机电工程学院机电设计队于2021年7月21日,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兰格日勒嘎查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2014年的乌兰格日勒嘎查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户数289户,人口总数1034人,嘎查99%的农牧民是蒙古族。嘎查由何家屯、佟家屯和林场屯三个自然屯组成,三个屯相距较远,呈三角形分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家庭被纳入国家档案和国家关怀,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兰格日勒嘎查的91户、290名农牧民位列其中。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公安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与乌兰格日勒嘎查结成帮扶对子。当地政府把国家的扶贫政策、自治区公安厅的扶贫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乡村干部一道带领当地群众走出贫困,向小康之路迈进。
通过走访贫困户,我们了解到,在自治区公安厅第一轮帮扶过程中,何家屯到佟家屯的道路在公安厅的帮扶和协调下很早就通了水泥路,人们的出行已非常方便,但林场屯的村路因年久失修,一遇大雨,道路就翻浆,车辆很难通行,林场屯就会变成一个孤岛,严重地影响了屯里人的生产生活。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自治区公安厅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致认为,改善嘎查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自治区公安厅投放的扶贫资金重点放在了危房改造上,再谈修路便显得捉襟见肘。公安厅领导和帮扶干部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争取修路资金。2015年11月,乌兰格日勒嘎查何家屯至林场屯全长3.5公里道路开通了,至此,嘎查三个自然屯道路全部贯通,林场屯的老百姓再不用为出行难犯愁了。
我们通过村民了解到,“东、西何家屯只有一河之隔,但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河,成了西屯百姓的心病。每到冬季收粮时,河道不是泥泞就是结冰,运粮的大车过不去,只能用三轮车一点一点往外转,这样一来收粮的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收粮的价格却下来好多,西屯的百姓太恨这条河了。夏天一到雨季,河水就涨了起来,想出趟门别提有多难了。”自治区公安厅帮扶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件事,如果这件事情不解决,西屯老百姓刚刚燃起的生产热情就会受到打击,他们就会觉得党的政策真的是往表面上做,这怎么能行呢!自治区公安厅扶贫工作队和嘎查“两委”班子认真讨论了这些问题,并向大家保证在他们的扶贫期内一定要为老百姓解决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队员们又一次走上了跑部门要项目的路,无数次的往返后,协调取得了重大进展,自治区财政厅决定划拨专项资金来解决这件事。资金落实后,施工进展也很快,这次不仅解决了村里路面硬化的难题,就连东、西何家屯老百姓做梦都想不到的跨河桥也一块搞定了。
现在,如果你再去乌兰格日勒嘎查,即使在雨天,脚上也不会粘上泥。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每一户人家的门口,时不时会看到有老人打伞出来串门,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路修好了,村里的面貌也改善了,村里开始组织专人打扫卫生,老百姓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改变,不再乱扔垃圾。西何家屯的百姓也乐开了花,一座漂亮的双孔大桥,将东西何家屯连为一体,无论是出行还是散步,都是那么轻松。原来招人讨厌的小河,在西屯百姓的眼里竟然变得温柔起来,显得活力十足。
在这些精准扶贫项目的带动下,贫困户脱贫信心十足,士气高涨。嘎查形成了贫困户个体养牛与大户承包养羊带动贫困户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
脱贫户陈黑英现在是嘎查产业脱贫的“红人”,许多媒体都对其有过报道。原来是贫困户的他,通过厅局帮扶与自身努力,一心投在养殖业上,规模越做越大。现在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成为产业扶贫的受益者。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老百姓喜笑颜开,直夸党的好政策!直夸自治区公安厅的扶贫干部就是亲人,让他们过上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好日子!
仅仅几天的时间,却在我的心里留下太多回忆,孩子们稚嫩的脸旁,老奶奶慈祥的面容,村民憨厚的背影…..一幕幕场景都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在每次想起的时候一次次的闪现。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我们了解到在公安厅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乌兰格日勒嘎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对于此次调研活动,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嘎查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容村貌变好、村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提升、集体经济壮大的历史性变化。队员们志毕业后依托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回馈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5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