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望乡音,你我同行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丁淑琪

方言是不同地区的特色语言,它可以穿过时间的缝隙,将离乡的游子与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带来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令人心安的力量。然而时代与环境的巨变,迫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走他乡,熟悉的乡音渐渐失去了回应。2021年暑假,以“留住乡音,传承文化”为目标,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等五个学院的十名同学成立方言保护的队伍,探索湖南江华平地瑶口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一、潇水源头,神州瑶都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潇水源头,南岭北麓,地接粤桂,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因其在瑶族历史上起到重要的“中转站”“大本营”和“发祥地”的作用,故被誉为“神州瑶都”。江华瑶山山清水秀、环境宜人,瑶胞居住分散,形成众多支系,而平地瑶则是其中历史久远的一支。据《江华县志》载:“明洪武初, 招抚大岗头,旦久,竹子尾三宿瑶民(平地瑶)下山,计有李东力等三百余人、四十五户,落户在上五堡、涛圩一带,准买上五堡民田耕种。”由此可知,平地瑶是江华瑶族受招抚下山,定居于平地的支系,也称为“良瑶”“抚瑶”。放炮、赶鸟、祭盘王、唱瑶歌,他们有着丰富的节日风俗活动,体现江华瑶族与自然山川的互动与交流,唱响灵动的人文之美。这也正是吸引团队成员走近江华、了解江华平地瑶,并观察其方言体系与保护传承的重要原因。

二、制定方案,开展实践

怀着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十名队员很快便召集完毕,为项目的方案出谋划策。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盼盼与张艺欣修习了语言学课程,且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了记音实践,具备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胡影绰、曹廖滢、何成婧、刘益首则拥有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为团队实践的方式方法提供可行性分析;钟舒婷、尤欣雨、郑可人、丁淑琪擅长文案与推广,常为团队的宣传献计献策。响应时下疫情防控的要求,并经成员多次商讨,团队最终选择了“线上实践”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媒体平台来实现江华方言的音系分析与保护研究。

按照方案,团队成员分为方言分析、视频制作、宣传推广三个小组。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方言分析小组。在实践开展之初,小组成员便针对江华方言进行调查,包括方言分布片区、发音特征、内部差异等;在确定平地瑶方言的研究主题之后,成员们则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平台为基础,结合科学记音、声韵分析等方法,对江华方言进行了初步的描摹,并整合形成了江华方言同音字表,进而分析其音韵特点。队员坦言:“虽然分析研究的过程比较艰难,进展也比计划要慢一些,但最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一直在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

事实上,方言并不只是单纯的特色语言,它依托民俗、歌谣等形式,以极其鲜活的生命姿态存在着。保护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就是为乡音的传承提供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因此,除了方言分析、保护预案等工作,传播以江华平地瑶方言为中心的特色民俗也是团队努力奋进的目标。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多方平台,寻找包含江华方言的文化活动,如特色民俗(放炮节、赶鸟节、盘王节等)、歌谣(盘王大歌)、民间故事等,以视频的方式来扩大文化传播范围,留下江华平地瑶方言最生动的文化精神财富。

三、留住乡音,你我同行

从最初萌生的一个念头,到制定方案、逐步开展,再到分析完成、实践结束,江华平地瑶方言保护项目伴随着团队成员度过了一段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假期。在实践的过程中,队员们既有取得成果的欣喜,也时常伴随着遇到困难或盲点的沮丧。特别是突发疫情的袭击,导致团队原本的实地调研计划受阻,项目进展一度徘徊不前,队员们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最后,“做一些专业力所能及的事,留下一方美丽动人的乡音”的愿望,以及成员间团结、默契的配合还是让大家坚持了下去,完成了江华平地瑶方言音系分析、视频推广等目标,所有的付出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事实上,无论境遇如何变迁,“事在人为”仍是方言保护的核心要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地域归属的象征,保护好方言就是保护好个体与群体的立身之本,找到扎根这片土地的、最紧密的联系。从说几段家乡话、哼几句家乡小曲开始,每个人都是家乡方言的“代言人”,都在为方言创造不朽的生命力。守护乡音,传承文化,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张贴对联以增添喜庆氛围、寄托美好祝愿的习俗。为深入了解这…… 孟琳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近三孔,邂逅不朽文化

在华夏大地上,有一片充满智慧与历史的土地,它静静地诉说着古人的故事,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这就是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三孔以其独特的…… 孟琳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红色踪迹,不忘峥嵘岁月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8日电(通讯员孟琳)在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桥梁。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 孟琳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奉献社区,实践筑梦未来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31日电(通讯员孟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社区服务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涵盖了…… 孟琳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在当今社会,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团圆期盼的传统节日,是家人相聚、共享天伦的…

马腰社区反诈行动:志愿同行,筑牢安全防线

马腰社区反诈行动:志愿同行,筑牢安全防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

星园社区志愿活动:守护宁静祥和,共筑无烟新年

星园社区志愿行动:守护宁静祥和,共筑无烟新年春节临近,烟花燃放的传统习俗与城市安全、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再次成为社会关…

最新发布

“无废使者”调研团在威海市文登区桃园社区开展线上调研
为提高对威海市“无废城市”基层建设情况的认知,进一步了解基层党群工作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推进效果,“无废使者”调研团成员于2021年8月8日对威海市文登区桃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志愿者通…
土测院建设美丽中国小分队赴正因社区暑期社会实践队与社区沟通活动事宜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目前社会关注迫切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合肥工业大学“笛梦”支教团开展“学习党史,牢记党史,对党告白”系列活动,庆祝建党一百
合肥工业大学“笛梦”支教团开展“学习党史,牢记党史,对党告白”系列活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大青年先锋行”大学生支教计划“笛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今日在张店社居委开展第四…
“无废使者”调研团在海南省三亚市明珠花园开展线上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日前三亚市启动的智慧垃圾屋专项环卫设施建设工作,“无废使者”调研团成员于2021年8月9日对海南省三亚市明珠花园垃圾屋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进行了线上访谈。首先,工作人员对智能垃圾屋的基本情况…
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还在行动
8月1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赴湘潭市社会调研活动进行到第八天,今天的任务是由负责人罗梓睿发布的关于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分析以及由负责人李科林发布的问卷分析之后的成果展示视频任务,尽管已经…
骄阳似火,心向明光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城市之光实践队于2021年6月10日下午4点和6月14日17时分别在学校的教育大楼1208教室和科技大楼9306教室开展了两次会议研讨基于反电信诈骗对民众公共安全信息素养的影响这一课题,利用大数据等方式…
红色记忆宣讲团于宁夏中卫市唐圈村爱心小院专题宣讲报道
红色记忆宣讲团于宁夏中卫市唐圈村爱心小院专题宣讲报道7月15日,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成员杨佳乐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文军孤困儿童中心,开展针对留守和失孤儿童的特别宣讲。此次宣讲受众主要是宁夏…
启明星实践队走进医院第一天: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
启明星实践队走进医院第一天: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在威海市肆虐,威海市医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
“无数萤光汇聚成明天的希望”萤火之行兴化支教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公益暑托班——兴化戴窑,开课了!七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上的一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兴化各个村的教育站…
“无废使者”调研团对徐州市国鼎盛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线上调研
为提高对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认知水平,进一步了解“无废模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无废使者”调研团成员经与工作人员协商,在2021年8月3日由相关负责人对接,通过提问与采访的方式对徐州市国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