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师学子三下乡】探索乡风文明建设,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许义文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乡风文明建设日益完善,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发展。为了能够把握乡村发展变化、勇担青年时代重任,曲阜师范大学“鸿雁归乡,引源筑梦”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1年7月23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许家桥村展开走访调查,深切掌握村民对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乡村变化的认识与建议。

近乡情切,深刻体悟乡风文明带给农村发展新貌。

实践队成员于7月23日上午在村街道及村民家中展开调研。在对村民的采访调查中,村民的积极配合让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农村发展诸多新态。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有序排放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道路路面硬化率显著提高改善农村通行不畅的问题;家家户户修建砖瓦房直观展现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优良。在村里的农作物大棚中,村民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行的“三农政策”,棚内现代化设施比较齐全。实践队员亲身体验温室大棚灌溉及喷雾降温系统,充分体会到“农业+科技”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迅速且有效降温,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据村民反映,村里除了硬件设施得到改进之外,在文化大院观看电影或者戏剧,在文化广场开展棋类比赛、跳广场舞等新活动的举办无不促进着村民的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此类活动的举行,将村民聚集在一起,达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效果。由此可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是乡村文明建设极其有效的措施,提高村民建设新乡村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全方位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许家桥村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钻研反思,创新解决发展难题借以助推乡村振兴。

在之后采访的村民的描述中,不少村民向实践队员反映在乡村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稳定就业难吸引人才回流、教育费用匮乏等。据村支书介绍,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低导致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局限性,因而青年返乡创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极为重要的举措。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缓解国家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青年创业能够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随后,实践队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到公示栏去了解近几年青年返乡创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村内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不难发现截止到2020年随着青年返乡创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突破平均水平,再创新高。不少返乡青年选择将农业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起来,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解决卖货难题,拓宽产业链,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村支书在将村内经济发展寄予创新创业厚望的同时,也在与实践队员深入剖析后明确指出青年返乡创业也存在着诸多困难,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政府优化职能,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发挥村领导示范引领作用,改善村民固有观念,为自主创业进行乡情引导等。

乡村振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突出强调要“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由此可见,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更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突出体现。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致力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些年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能够保证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坚实的农业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通过这次采访调查,实践队员对乡风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农民形成合力,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鸿雁归乡,引源筑梦”实践队将秉承这种理念,在后期实践中认真钻研,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曲师学子三下乡】把握新农村发展变化,新青年体悟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其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烟台大学“语同声”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一线推广“党、国、普”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普及党史知识、传承国学经典、推广标准普通话、向本地相关教育普及工作贡献大学生视角和大学生力量,7月11日至7月17日,烟台大学“语同声”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五四青年团”实践队参观青岛中共党史纪念馆
8月8日上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了解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五四青年团”实践队组织参观青岛市中共党史纪念馆,重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征程…
湖北学子三下乡:逐梦天宝旅,圆梦七彩行
盛夏的骄阳依旧高挂天空,树梢上的知了依旧高歌一曲,而我们将开启属于我们的旅行,属于青春的逐梦之行。愿自己的梦,成就自我。盛夏时光,七彩假期你我皆行。在前期的安排过后,于7月15日从学校出发,历经四…
破除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壁”,致力城乡要素循环流动
7月25日-7月31日,经济学院“异乡客”调研团队在各自家乡所在地,对当地的流动人口展开了调研。第一位受访者是来自盐城市射阳县的束女士。束女士曾经在上海务工,随后自己做生意,有一点起色之后一直在南通市…
家乡之美——原平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雪飞寒食地,城闭タ阳中。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途经崞县时创作了这首感怀身世之作。在这饱经战乱的楼烦故地,虽是阳春三月,朔风依旧劲吹,雪花兀自飘舞。崞县。即今天的山西省原平市…
第八天,最后的冲刺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以“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进入了最后的整理阶段。官方QQ仍在宣传关于中药材的一些知识,以及三下乡的工作动态。官Q建立了一个…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图集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关爱折翼天使,感受生命温暖
坚守节日习俗,探索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更是在不断推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