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筑梦”青年实践团探访红色乡镇 助推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探究红色文化对乡村振的推动作用与未来发展前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SDUT“红色筑梦”青年实践团小分队分别在依靠红色革命文化以及古镇气息而振兴起来的朱家峪和革命老区乡村祁寨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实地走访、采访村民、发放问卷,感受红色文化的活力,了解社情民意。
8月20日上午实践团济南小分队来到朱家裕,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朱家裕景区门口帮助来往游客进行体温测量与信息登记。来往的游客都认真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主动登记并测量体温。身为志愿者也感受到了朱家峪景区红色文化对朱家峪的经济带动作用,切实体会到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政策的优越性,同时也为这一红色乡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午实践团进入朱家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象征着革命精神的闯关东教育基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闯才有路!”这是闯关东的标志性话语。随后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赤地千里、垦荒家庭,万里长征等观览台,我们领略着当年的英雄先辈们敢于和磨难进行斗争和人生命运进行斗争、为改变贫穷而斗争的画面,感悟到了积极温良的人生准则。
再之后我们来到闯关东博物馆的影院,专门为游客放映闯关东的故事。我们对其间等待播放闯关东的游客进行了采访调研。据游客称,他们对朱家峪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周边人的推荐。继续往前走,一个个带有古镇气息的商家店铺映入眼帘,路边的这些商铺并不是金砖玉瓦,而是普普通通的土坯砖房,摊子也是简简单单的木制小摊,门前有树荫,树荫下有老爷爷。通过询问,得知这些都是当地的村民,由于朱家峪成为红色古镇后,来此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所以这些村民们也由此找到了商业之路。我们也更加坚信了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根脉,要延续历史传承,植根文化积淀,才能留住原乡特色,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继续深入调查,发现有较为著名的房子,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学堂。有女子学堂、文峰小学还有山阴小学,拐角处还有一处图书博物馆。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我们试着坐在课桌后的板凳上,看着黑板上都有红底黑墨写的激励人心的话语,心里也更加理解了英雄先辈们为何愿意抛头颅洒鲜血也要斗争,懂得了文化的进步才是历史的规律。
最后我们来到朱家峪村内采访了小朋友和老年人,询问他们对朱家峪的红色革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看法,其中老爷爷说:“村子振兴后,村里给老人的待遇也不断提高,每个星期都会召集不同的老人吃饭,每个月还有养老金拿,尤其是人来人往的游客使得他们不再那么孤单了”。我们还向小朋友和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更加清楚的认知了朱家峪的红色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实践团聊城小分队展开了革命老区乡村祁寨村的调研实践活动,实地学习乡村振兴工作,了解到当地新农村的变化。
8月2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高唐县文化实践广场,广场重点展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民楷模”朱彦夫、王继才的先进事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展示了十大英模的英雄事迹;同时对高唐县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最美双拥人物进行了集中宣传。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高唐县坚持对“尊崇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的大力发展,得出当地的红色文化很大程度的带动了祁寨村发展与振兴。
接着实践团队来到祁寨村村委会,经过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得知祁寨村正在拆迁,村民们的拆迁楼暂时还没有建设好,其目标是向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其间也了解到了一些红色故事,其中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祁寨村的红色革命精神文化发展除了当地村
民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党组织的带领和统筹作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党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担当时代责任。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村民常去的娱乐区域,俗称为“小树林”,并且随机采访了几位村民,当地村民们表示,“过去村里穷、条件差,一年也见不到个外来人,现在村委会正在努力打造更好的环境,加强村里建设,回乡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之后实践团队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村民们对现在乡村振兴的满意程度。我们更是深入了解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带给百姓们的生活变化之大。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不仅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以及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而且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之大、影响之深,做到了尽自己所能帮助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作者:张宏阁王天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4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