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在建党百年、建校百廿交汇之际,为重温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雨春风”社会实践队到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牛头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访了革命先辈马保三故居,并一齐聆听其孙马家训老先生讲述马保三的光荣革命往事。
马保三,原名马鉴堂,台头镇牛头镇村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2月病逝。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多职,为党和国家献出了一生。中共山东省委评价他“一贯忠于党的事业,勇于坚持原则,在对敌斗争中顽强不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这也是马保三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马保三故居坐落于牛头镇村西北部,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院内原有北屋7间、南屋3间、东屋3间,且设有地道、夹壁等。尽管后来经历了多次修缮和维护,这里仍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故居原貌,灶台、土炕等摆设如初。
在马家训老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本地成员对马保三故居进行了实地探访,外地成员线上聆听。说起爷爷,马老先生满脸自豪:“爷爷(19)24年入党,(19)37年建立了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领导了很多次战争……当时,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婿、孙子们,一起率先上的前线……”马老先生一边讲述着爷爷的光荣革命历史,一边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展馆。泛黄的书信、破烂的棉衣、褪色的布包静静躺在展柜里,述说着马保三简朴而艰苦的革命生涯。
通过与马老先生的交谈,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马保三家族可谓是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为了鼓动群众,马保三率先带领全家子孙三代参军,年龄最小的仅12岁。八支队在牛头镇整训期间,马保三打开自家粮仓,为战士们提供食宿:“先吃完我家的,再吃大伙的。”子孙上前线、妇女做后勤,马保三带领着全家投身革命事业。
马保三家族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据马家训老先生说,马家党员、军人多,全家族至今已有三十多人曾经入伍参军,已有五代军人,目前还有一孙正就读于军校。马保三后代中不乏骁勇善战的将士:马家祥,马保三孙子,12岁就跟爷爷上战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对敌作战20余次。1967年奉毛主席命令,率师援越抗美,入越作战达180余次,击落敌机139架,击伤121架,活捉美飞行员26名,他的空五师令美军闻风丧胆。归国后曾先后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马老先生说到,当地的各个单位也在积极组织队伍到此进行关于革命先辈、红色历史的学习。当得知今年也是山东大学建校百廿的重要历史节点,马老先生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勉励实践队成员学习红色知识、传承革命精神。
重温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建党百年与建校百廿的黄金节点,山大学子应当主动接受红色教育熏陶,了解革命历史、传播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不辜负革命先辈的鲜血、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担起新时代新青年的重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7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