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却有不散的心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 作者:徐怀玉

“慢慢敲醒沉睡的心灵……”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我们的结业仪式开展了。这也意味着,为期二十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背着书包,拖着行李,漫步在清晨的城市里,阳光淡淡的笼罩着脸,望着这生活了二十多天的地方,有开心,也有不舍。这二十多天带给我的,不只是不同地点的不同生活,还有珍贵的情感,共同协作的伙伴和成长路上的新的经验。

收获每一个可爱你们

阳光似乎累了,在这个城市里歇了脚。从第一天的腼腆与羞涩,到逐渐熟稔,一起游戏、玩笑,在每个时期,都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回想起第一天和他们的相处,紧张又沉默,想着这些孩子是不是过于内向与腼腆,相处后,又觉得过于调皮,但是,在好多我没有看见的时候,他们又悄悄陪着我。有一次上作文课,我让大家写几句想对老师说的话,对哪个老师都可以。有两个小朋友写完了悄悄拿着本子过来找我,抿着嘴巴不太好意思的样子。我接过作业本,想要读出来,被两个同学拒绝了,让我自己看。本子上写了一段话还有一幅画,画的是她自己和我,“徐老师,我爱你,你走了我会想你的”,不太工整的铅笔字歪歪扭扭的排列在本子上,书写着一个孩子的内心絮语,我心里有些闷闷的,仿佛看见了多年前文章中的那个支教老师,他的学生在山坡上大声喊:“老师,我会想你……”而此刻,我的学生在这里也书写了对于我的爱和想念。记忆中仿佛我和那个作者在时光洪流的交汇处重叠,散发出不一样的色彩。每一个孩子都单纯又可爱,更让人深受感动的是,他们愿意与我分享这一份独一无二的纯真,这是我支教途中,也是我人生途中无法评估的宝藏。

收获一个成长的自己

夏日的晚风吹动了校门口的树叶,缝隙中飘落了一地的月光。回顾这二十来日,让我心里满满当当的,不只是这些如诗一样的孩子们,还有一个在他乡默默成长的自己。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井井有条,背后都是忙忙碌碌的汗水和时间。时间的磨砺,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与人交往、与孩子们相处、还有与自己相处。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变成了我的家常便饭,作为小队长,需要收集与整理资料;作为志愿者,需要每天精心为小朋友们备课;作为一名队员,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灯火总是燃到很晚,在许多个夜里,安静的房间里只有孤独的键盘声,早起晚睡,这样的生活却格外充实。迎着清晨的阳光醒来,看着付出的努力一点点有了回应,心里洋溢着无法言喻的喜悦。在和大家的相处中,也收获了伙伴和友谊,我们互相扶持,一起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本地的志愿者热情地带领我们去当地参观、社区负责人积极帮我们做好许多工作,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感到温暖和宽慰。他们陪着我一起在这二十天的成长历程中完成自己的蜕变。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却有不散的心。结束那天,坐在离开的大巴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街道,望着被太阳染成小麦色的皮肤,有些欣慰。那些汗水都会随着风飘散在阳光照耀的街道里,而我,带着的是一个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新的我奔赴回家的路,也是重新起航的路。在繁花似锦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向阳而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校本科教学督导员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座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本科教学督导员刘丹教授与青年教师进行了面对面座谈活动。我……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师生观看非遗闽剧,感受穿越时空的“美育思政课”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在第九届……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胡荣教授主讲福州大学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校本科教学督导员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座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

我院师生观看非遗闽剧,感受穿越时空的“美育思政课”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最新发布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知识创造快乐,填补未知领域
7月20日至7月29日,中国计量大学“遇见晴天”实践小组分成两支队伍,为庆祝党百年诞辰,振兴美丽大中华,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力,宣扬红色文化,分别在青田县汤垟乡和方山乡进行留守儿童的支教活动。在…
苔花点点,亦有芬芳——朝霞行动阿坝支教特写
很喜欢袁枚的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七月流火的季节里,湛蓝天空下蒲公英开始飞扬,人们陶醉于她轻盈的身姿在清风中飞舞,但又有多少人了解,她们也是迷茫的。有…
慈善在路上
2020年11月19日在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团协委员郭梦雅同学的组织下,教科院其他年级和专业也开展了本月的志愿活动“衣”旧有情,让爱传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追…
实习新尝试
这一周是来实习的第三周啦,在本周我上了自己的第一节主课。情况很糟,感觉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第一次运用到课堂的地方不是很多,在前两周的听课和辅课中和老师交流了一下班上孩子们的水平并通过阅读孩子们的…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前人血泪不敢忘,红色基因代代传2
在建党100周年的背景之下,2021年7月20日,中国计量大学“遇见晴天”实践队伍来到了青田县,想要帮助青田的“跨国留守儿童”们学习红色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认同感。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是追寻红色印…
让每一个孩子发出生命的亮光
在月末的这一周上了两节课,分别是美工课和小组训,因为上一周教学过程的安排过少,这一周我上美工课做了好多教具主题是《漂亮的水果篮》因为准备备课准备了很久,从教具的惊心准备再到磨课环节的状态进行了…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遇见青田,遇见晴天2
7月20日至7月30日,中国计量大学“遇见晴天”社会实践小队在丽水青田方山乡和汤垟乡这两个地点为庆祝党百年诞辰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展开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在红色教育方面,该队伍主要组织进行了侨乡人…
深度调研––精准扶贫新模式
赴滑县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暑假实践团于2021年8月17日再次来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的电商中心进行深度调研。此次调研主题为重点探索滑县精准扶贫新模式––互联网+农产品。经过一天的观察与调研,该团初步了解到互联…
星辰是我的收获,月光是我的成长
从前对于成长的概念总是很模糊,属于后知后觉,亦或是轰轰烈烈,从未想过悄然而至。怀抱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渴盼着实现支教梦的心,秉持着带给孩子们笑容和温暖的使命,我踏上了这趟征途。在这个夏风温柔,街道…
滁院学子赴梅园新村纪念馆感受红色记忆,先游客后导游。
南京“梅园新村”是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一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98年历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段。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高大的周恩来铜像。周恩来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