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2)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crazy 拥抱朝阳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人民都幸福上。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并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手册,马克思主义学院爱无止尽实践队队员深入各地展开实践访谈工作。访谈主要通过问答形式进行。

前期准备,强理论之基

团队成员庞天琪在进行调查前期,对人口老龄化与生活科技化有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队长召开的三次线上会议也让队员清楚地了解到本次实践的目的与任务。她深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开展访谈工作,首先团队成员庞天琪对70多岁的庞爷爷进行了“山东地区人口老龄化与生活科技化适应性”的调查。其次,团队成员庞天琪采访了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70多岁的张奶奶。

深入访谈,体老人之难

“您在使用科技产品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您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庞爷爷回答道:“很多都不会用,都得问问孩子,要是孩子不在家,就出去找找人帮忙。”张奶奶也表示:“很多都不认识,就问问小孩”。老人平时学习科技产品的途径也是通过家里人教授。由此可见,老人的家属孩子们是教会老人科技产品的主力军。但是,老人学习科技产品的方式应不仅限于此,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街道社区应该多一些讲座,志愿者应该深入老人家中,手把手教授,让老人真正学到东西,增强老人科技时代的获得感。

科技之功,是山高水长

据了解庞爷爷使用的是智能手机而非老年人专用机,“平时一般看手机,就是打个电话,看个时间,看个天气预报”庞爷爷说道。由此可见老人对手机的依赖性不是很高。当问及老人平时使用手机中的哪些软件和功能时老人答道,平时就会用用微信。爷爷表示在尽快适应生活科技化的要求,很满意当前日益频繁使用科技产品的生活,即使不会用科技产品,也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张奶奶平时也是使用智能手机,家中使用的科技产品也就是电视手机一类的,老人对现如今的科技生活感到满意,可能这就是科技发展给老年人带来的获得感吧。当庞天琪问道:“您对未来科技产品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希望?” 张奶奶表示,希望未来科技的发展可以越来越照顾到老年人的需求。庞爷爷表示希望未来的科技发展也会越来越也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善民生的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特别是老年群体,了解老人所需,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善老年人在大数据时代所面对的困难。才能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科技化的适应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7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沂蒙精神,做好红色传人——“游我红心”调研团进行临沂市沂蒙革命纪

信仰指引,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信仰指引,先辈励精图治带领中国强起来了,而今,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当培育信仰,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行走万里而不……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瞻仰革命先烈,重温红色精神——“游我红心”调研团淄博市桓台县烈士陵园

为深入了解红色景区现状,探究红色旅游发展道路,“游我红心”调研团于7月19日在淄博市桓台县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参加人员有肖一鸣,吕佑任,李晓琪。下午2时30分,团……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回顾风雨砥砺卫国路——“游我红心”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调研

秉持着不忘前车之鉴、重温抗日英雄保家卫国精神的热枕,怀揣着对山东省红色基地建设现状及其思政教育影响力进一步的渴求,“游我红心”调研团“淄博-潍坊小分队”于7月19日对淄博市黑铁山……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不畏枪林弹雨,只怕匍匐一生——“游我红心”调研团济南革命烈士深入陵园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游我红心”调研团济南分队于济南战役纪念馆及烈士陵园调研参观。本次活动旨在了解济南地区红色机构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红色旅游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看法。71年前,……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领略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大学威海 “游我红心”调研团深入沂蒙红

为探究全域旅游背景下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2019年7月18日,“游我红心”调研团临沂—枣庄小分队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成员有李思源、许辰和张洁。沂蒙……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3)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
湖北学子三下乡:不负韶华,不负相遇
这个夏天,我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营坊村教学点,实现了我一直想做而又没做的事——支教。按照我以往的惯例,暑假期间不是做兼职就是去…
苏州大学文学院:善文化承载,颂百年赤诚
2021年7月13日至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融合张家港善港村“以善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善”元素的…
善德故事青年说,诗歌共颂入人心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为期三日的“善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人民都幸福上。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并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勤孝为先行天下,巧手文创彰“善”心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为期三日的“善学…
投身民主洪流,重温先辈荣光
投身民主洪流,重温先辈荣光“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当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里一句振聋发聩的台词;是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句怒吼;是在愚昧畏缩的保守派耳边的一句呐喊…
善学初探咏经典,文化演绎显礼仪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善学思笃行,传…
江苏学子三下乡:探索故居保护,弘扬非遗文化
7月12日至7月19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锡韵”志愿实践团于江苏无锡开展了以“探索故居保护,弘扬非遗文化”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引导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保护与传承故居文化、非遗文化,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梦里水乡”石泉——“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实践队主动围绕脱贫攻坚成功地区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的同时,深入新农村,从质量兴农、科技兴农、教育兴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