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聊斋,探寻蒲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作者:张梓萌

为探寻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现状,8月9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寻文化遗韵个人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参观蒲松龄故居,感悟《聊斋志异》背后的文化魅力。

经过前期查阅有关家乡文化的基本资料,实践队决定前往蒲松龄纪念馆,探寻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蒲文化”。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讲解员带领我们走进院落,门楣上悬挂着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跟随讲解员进入第一展室——生平展室,经过一座白玉石雕像、一幅蒲松龄生平简介壁画以及讲解员对蒲松龄先生家庭背景、人物经历的介绍,本实践队成员基本了解到了蒲松龄先生自幼坎坷又动荡的一生。

第二展室是蒲松龄先生当年生活及《聊斋志异》完稿的地方——聊斋。郭沫若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精确概括了先生《聊斋志异》一书。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两道其亲笔题跋,从中可以读出先生自嘲的风度和自谦的气概,南窗边存有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和砚台,他们看上去简朴与平凡,却仿佛能告诉我们先生满腹的才华和怀才不遇,以及他的落魄与执着。随后参观第三展室——著作展室,其内陈列着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本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蒲松龄先生一生著书丰厚,除了《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歌、赋、俚曲、杂著等二百万言。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成员深度了解了《聊斋志异》并不是因为先生一时写鬼的冲动,而是因为蒲松龄先生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他体察封建社会统治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审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种种龌龊现象,加上本人的坎坷经历,自然激起他愤世嫉俗的思想,遂以深微的寄托手法写成了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其问世后便风行一时,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为主要组成内容的蒲文化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深远影响,在文学创作上使鬼怪灵异小说得到长足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以其名人效应和文化效应带动了山东地方经济的发展。经过此次实践,个人感悟颇多:蒲文化作为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有其独具“鬼怪”特色的文化魅力,其在当今时代应该有更多被了解被传播的机会,青年人更应该大力弘扬并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不让其沦为老一辈口中的“习俗”或“传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5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探寻红色足迹 争做时代新人
于实践中感悟红色力量通讯员胡昕蕙2021年是建党的一百周年,是一个对所有中国人都意义非凡的年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自然更加敏感,于是在习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
走进红色纪念馆,追寻红色文化遗迹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献礼百年华诞,追寻红色文化遗迹,“闪闪红星”社会实践队在天水麦积区大革命历史纪念馆参加红色文化展览。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来的光辉成就,铭记历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游古商城,探寻家乡文化
为探寻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现状,8月15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寻文化遗韵个人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参观古商城,体会家乡周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周村是一个古老的、有…
长安大学学生走进工地一线,在实践中体会知行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作为一名大学生,抱着贴近专业、服务社会的愿望,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多积累点社会经验并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认识。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合作等。经…
安徽大学生深入基层调研 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解决贫困传递的根本之策。为了详实掌握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教育公平发展情况,提出有效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工作的若干建议,7月16日至18日,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共计11名师生志愿者,…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播爱国情意,筑梦红色未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征程,2021正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为更好的传播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精神,铭记革命先辈的伟大,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
忆健康丨关爱老人,爱忆留存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
跨越智能鸿沟,搭建助老桥梁 ——“银丝串爱心”实践小组赴山东莒县社区 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2021年8月27日,由山东大学学生组成的“银丝串爱心”社会实践小组联络了山东日照莒县如意社区,希望能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举行了《如意社区智能手机使用爱心培训》讲座,帮助社区老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
滁州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革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时间:2021年7月14日——7月20日一路转车奔波近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蚌埠历史陈列馆,在来的路上我们与当地的司机以及路人进行交谈从其口中得知了一部分关于陈列馆的信息。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市…
成理学子三下乡:重温两德足迹,传承先烈忠魂
2021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100岁华诞,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